第(1/3)页 27日晚,伦敦温布利球场。 4月向来是伦敦的旱季,今天雨却下得很大。 在6度的气温下,冰冷的雨滴落在暴露空气里的皮肤上,冷飕飕的。 夏晴常说,BJ的寒冷是物理攻击,英国的寒冷属于魔法攻击。 杨诚现在切身体会到了。 他穿着整套西服,里面还有一件保暖的羊毛衫,还是觉得很冷。 那种冷就从脚底板不停地往上蹿。 就算他在场边不停地来回踱步,都无法遏制。 尤其是在意大利主裁判尼克拉·里佐利吹响比赛结束哨声的那一刻。 杨诚的双脚停下了动作,仿佛被冻麻木了一样。 对于这个结果,他在十来分钟之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电子记分牌上显示着0比0的比分。 两队都没能在这场比赛里取得进球。 但在一周前的老特拉福德球场,曼联1比0击败了贝斯沃特中国人。 所以,红魔以总比分1比0淘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顺利晋级欧冠决赛! 杨诚的球队被迫止步于半决赛! 看台上,9万名充满期待的球迷喊了90分钟,到头来收获的却是一场0比0的闷平。 以及总比分0比1的失败。 他们也都感到无比的失望。 球场内,11名曼联的球迷在疯狂地欢呼,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振奋与激动。 今晚,他们足足让贝斯沃特中国人给压制了90分钟。 开场之后,主队就压上猛攻。 弗格森的开场战术其实并不保守。 他也想要开场抢一下进攻。 骨子里的固执和倔强,让弗格森根本无法接受,自己以如此保守的方式赢得胜利。 更何况,首回合1比0取胜后,他得到的并不是赞誉,而是讽刺和质疑。 一个是鲁尼的进球存在争议。 另一个是曼联为了避免给贝斯沃特中国人客场进球,整场比赛都在严防死守。 等到最后,曼联首回合1比0赢了,但几乎所有人都在讽刺和挖苦弗格森,质疑红魔配不上这场1比0的胜利。 所以,弗格森还是想要抢攻一下的。 哪怕争取一个客场进球也好。 可结果,有心进攻的曼联被对手完全压制。 别说是对攻了,就连防守反击都没打出几次。 但就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曼联硬是依靠着顽强的防守,死死挺到了最后。 埃弗拉、维迪奇、费迪南德和加里·内维尔的经典防线再度建功! 本赛季饱受伤病困扰的加里·内维尔,把他最好的状态都倾注在了主客场两回合比赛里。 尽管他饱受加雷斯·贝尔的轮番冲击,甚至频频出现人仰马翻的场面,但在身旁费迪南德和维迪奇,身前卡里克和德罗西等队友的配合下,硬是支撑到最后。 一次次的破门危机,硬是让曼联一次次地挺过去了。 客场0比0,总比分1比0,曼联再一次杀入了欧冠决赛! 这让弗格森和他的弟子们在温布利球场忘乎所以地庆祝着。 而看台上的9万名球迷刚开始还在沉默,显然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但很快,他们就发出了疯狂的嘘声。 甚至有很多球迷都在攻击着曼联。 …… 跟曼联球员欢呼庆祝不同,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员在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一瞬间,一个个都呆若木鸡地伫立在原地。 被冷雨淋透了的他们,早已分不清楚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 他们就像是一头头受伤的幼兽,有些不知所措地呆在雨中。 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看台上的球迷,还有场边的主教练。 他们尽力了! 但曼联实在太顽强了! 杨诚理解球员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于是他重重地吐了一口气,迈开沉重的双腿,走进了球场。 他第一个就走向了距离自己的加雷斯·贝尔。 下半场,贝斯沃特中国人是从右往左攻,加雷斯·贝尔就在杨诚这一侧。 威尔士人耷拉着头。 当杨诚来到他面前时,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主教练,很想要说点什么…… 但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没事,都过去了!” 杨诚笑着张开双臂,拥抱了浑身湿漉漉的加雷斯·贝尔。 “品尝过失败的苦楚后,我们会变得更强!” 加雷斯·贝尔听后,原本僵硬的身躯仿佛一下子软化了,用力地抱着杨诚,久久之后才满是遗憾地说了一句,“对不起,老大!” 杨诚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赶紧回去擦一擦吧。” 加雷斯·贝尔听劝地点头,正好看到布莱恩·基德拿着毛巾走过来,他立马就迎了上去。 杨诚转身走向了其他人。 对于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员来说,这样的失败确实挺不好受的。 可足球比赛就是这样。 杨诚也不愿意给自己找任何的理由或借口。 包括像冰岛火山灰什么的。 这没用。 机场确实停运了,但从伦敦到曼彻斯特,贝斯沃特中国人坐大巴车前往,也没耗费多少时间。 再说了,前世巴萨输掉欧冠半决赛,也没归咎给冰岛火山灰。 归根结底,就是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进攻被弗格森的曼联给遏制住了。 就这么简单! 在足球的世界里,进攻比防守更难,创造比破坏更难。 这就是为什么足球比赛的进球这么少的原因! 所以,任何一支球队,都会被遏制,被冻结,被击败,这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贝斯沃特中国人之前的连战连捷,尤其是本赛季以来的势如破竹,让全世界所有球迷,甚至就连贝斯沃特中国人上下,都觉得自己无比强大。 可实际上呢? 弗格森抓住了贝斯沃特中国人最大的短板。 好死不死,就是中场! 杨诚最引以为傲,同时也是最为倚重的中场! 这一点,杨诚在首回合比赛就已经发现了。 在上周末的英超第36轮,杨诚再次进行大幅轮换,结果在客场0比1输给了阿斯顿维拉。 他就是为了给主力球员留足了休息时间,对阵曼联。 到了次回合,他也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排。 但都没有打出杨诚预期的效果。 对此他也很无奈。 正如贝尼特斯说过的,给他11个机器人,他能赢下所有的比赛。 杨诚很想说:都给你机器人了,赢下所有比赛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得好像别人做不到似的。 …… 从温布利球场回到布伦特训练中心的大巴车上,没有一个人说话。 安静得有些诡异。 但杨诚也不打算说点什么。 每个人都需要从这场失利中走出来。 靠他们自己。 杨诚也同样需要。 回到布伦特训练中心后,杨诚连夜召开了教练组的会议,讨论这一场比赛。 运动科学部门和技术团队也都参与。 每个人各抒己见,针对这场比赛进行剖析。 从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角度,欧冠半决赛这两回合比赛,跟之前的比赛没有太大的区别。 前场的进攻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中锋是莱万多夫斯基,这是雷打不动的主力。 左路加雷斯·贝尔,右路是迪玛利亚或沃尔科特。 在久攻不下的时候,杨诚还用阿扎尔上去打过。 “从战略大局上看,我们的正面进攻很难打穿曼联的防守阵势,弗格森在中场中路堆了3名球员,德罗西、卡里克,还有安德森。” “如果说,加里·内维尔是首回合在老特拉福德的比赛里,曼联最大的收获。” “那这一场比赛,安德森就是弗格森给出的最大惊喜。” “他整场比赛都在压制着莫德里奇。” 布莱恩·基德分析着这场比赛。 杨诚之前说过,外界的媒体和球迷都对莫德里奇比较陌生,因为他很低调。 但在业内,对克罗地亚中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杨诚连续卖人之后,打死不卖莫德里奇。 那些研究贝斯沃特中国人的家伙怎么可能不研究莫德里奇? 只是有些球队的针对性战术奏效了,但整体实力输给贝斯沃特中国人,所以还是输掉了比赛,甚至输得很惨。 可曼联是奏效了之后,还压制住了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进攻。 “我们仔细去研究安德森对莫德里奇的盯防,他一反过去那种猛扑猛抢的风格,转而选择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只封堵,不抢球。” “安德森对莫德里奇的防守从来都不去抢球,而是要阻止莫德里奇带球推进,同时不让他往前送出直传,或者是斜传球。” “没有直传和斜传球,莫德里奇的传球就无法穿透曼联的防线。” 莫德里奇的传球是贝斯沃特中国人中场里,最具穿透力,同时也是最有创造性的。 但克罗地亚人也有自己的短板。 当他受到安德森的特殊照顾,当弗格森让安德森采取针对莫德里奇的防守战术时,克罗地亚人的个人能力是没有办法突围的。 所以,他只能横传或回传。 这个时候,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场运转就会显得比较低效。 首回合其实就已经暴露出了这个问题。 当时弗格森倚重的是斯科尔斯,跟莫德里奇斗得旗鼓相当。 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各有发挥。 但杨诚意识到之后,就留了后手。 到了这场比赛,他就在下半场用阿隆·拉姆塞换下拉基蒂奇。 阿隆·拉姆塞本赛季的长传成功率高达84%。 但威尔士人年纪小,长传准确率是有,但速度偏慢。 而且年纪轻,缺乏经验,对比赛的理解不够,掌控力度不足。 杨诚换上他的目的就是接莫德里奇的球,长传转移,通过拉扯曼联的后防线,给前场的三叉戟创造出进攻机会。 但球速不够快,落点再稍微偏差一点点,队友接球调整后,再准备发起进攻时,曼联的后防线已经转移过来了。 莱万多夫斯基也在费迪南德和维迪奇两大中卫的联手下,被限制得死死的。 前场三叉戟一旦被曼联的防守阵势困住,无法直接突破,威胁球门,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说完,布莱恩·基德又放出了几段比赛中的录像,全都是曼联防守成功的比赛片段。 “当莫德里奇被限制住后,我们的前场和中场就缺乏一个有效的串联者。” 拉基蒂奇确实是非常不错,但他也才22岁。 另外,莫德里奇能做的事情,拉基蒂奇其实做不到。 那就是在对手高强度压迫下,稳健带球推进的能力。 如果要简单点来对比,拉基蒂奇在塞维利亚这种球队能踢中场核心,但到了皇马、巴萨这种顶尖豪门,想要承担起欧冠冠军级球队的中场核心,他还不够强。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星。 过去,贝斯沃特中国人到了真正强强对话,尤其是欧冠八强以上的强强对话,哲科在前场的战术作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莱万多夫斯基在战术作用方面是真的不如哲科。 所以,本赛季到了欧冠半决赛,对阵曼联时,这个问题立马就暴露出来了。 掐死了莫德里奇,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场就被遏制住了。 加雷斯·贝尔、沃尔科特和迪玛利亚,都不属于那种能够拿球和控球的类型。 阿扎尔是,但比利时人还太嫩了。 同样的道理,杨诚很看好阿隆·拉姆塞,但他也很嫩。 所以,对阵曼联的两回合比赛,其实杨诚输得无话可说。 弗格森用他那极其敏锐的战术嗅觉,捕捉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强大威势背后的脆弱软肋。 就算半决赛不碰到曼联,碰到阿森纳,贝斯沃特中国人过了关,到了决赛,估计还是要输给曼联。 说到底,这个问题很严重! 而且,被弗格森这么一揭露,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球队采取这种打法。 当然,能不能像弗格森的曼联一样守住,那就看本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