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贝斯沃特中国人主场6球狂屠女王公园巡游者的同时,英超第5轮也落下了帷幕。 这一轮的焦点战就是曼联主场迎战切尔西。 博阿斯执教下的蓝军迎来了首次大考。 结果,弗格森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很好地给博阿斯上了一课。 两支球队都在周三参加了欧联杯的比赛。 尽管双方都没打算在欧联杯中尽力,但球队还是进行了适当的轮换和调整。 弗格森更是在主场排出了442阵型。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前面是埃尔德南德斯和鲁尼的双前锋组合。 中场则是阿什利·扬、德罗西、弗莱彻和纳尼的组合。 从整场比赛的表现来看,曼联的这套中场除了凸显出一个快,没有任何的技战术优势。 但就是这个快,凸显出了老将当道的切尔西的慢,在上半场就直接把切尔西给打残了。 凭借着阿什利·扬、纳尼和鲁尼的进球,上半场曼联就3球领先。 虽说后来埃托奥为切尔西扳回一球,但在第56分钟,鲁尼又罚进了一个点球。 最终是曼联4比1主场大破切尔西。 杨诚在踢完女王公园巡游者之后,特地跟教练组一起看了这场比赛的直播。 随后,他还特地让技术团队,把这场比赛剪成了集锦,放到了赛后的教练组会议,以及一线队的战术复盘会议上去分析。 杨诚认为,这场比赛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弗格森思想观念的一种转变。 “你们看,曼联的中场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他们真正好的传球手都没出场,胡安·马塔、卡里克和吉格斯,全都被雪藏了。” 吉格斯因为夏季闹得沸沸扬扬的弟媳门事件,现在是非常低调。 “切尔西在中场反而占据了优势,而且还有斯内德、阿内尔卡和埃托奥这样的球员在前场。” “但这是从场面上看。” “如果结合数据,中场不占优势的曼联,控球率达到了56.5%,反而占尽了优势。” “但切尔西创造出了22次射门,曼联只有14次。” 单纯从杨诚所列出的这些数据来看,都是非常矛盾的。 中场不占优势,却能够拿到比对手多出13个点的控球率。 多了13个点的控球率的情况下,射门次数反而少了8次。 这不是很矛盾吗? 其实,也不见得就是矛盾! 因为博阿斯就没想要控球率,他想要把球权交给曼联,让曼联来控球,切尔西去抢。 抢下来之后再打快速反击。 所以蓝军要提速。 这场比赛连德罗巴都没上。 但问题就恰恰出在这里。 蓝军的慢是显而易见的。 中场的米克尔比较慢,兰帕德、特里、阿什利·科尔等人,年龄都不小了。 弗格森这场比赛的策略确实很清楚,就是打快。 以快制敌。 其他所有的地方不占优势都无所谓,只要我的反击够快,就能威胁到你的球门。 射门次数少? 没事,我效率高! 杨诚故意留出一些时间,让所有的球员和教练们都好好想一想这里面的逻辑。 “在我的印象里面,弗格森一直都是一个战术嗅觉极为敏锐的人。” “他要组建新曼联,那就一定是最能符合当下时代战术潮流趋势的。” “他选择的是快节奏攻防转换,全面提速,再提速!” “但曼联这套打法,我们不提倡。” “因为一旦他们的这种快打不出效果,他们就没办法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抓中场,只要中场继续保持优势,我们照样可以打快。” “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是欧洲足坛最快的球队。” “一旦快没打出效果,我们就发挥中场的优势,重新组织。” 杨诚说的就是未来几年的技战术的趋势。 他需要给所有人,包括球员,包括教练,都凝聚出一个共识。 “但我今天更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你们可以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球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杨诚把自己这个核心问题抛给了球员和教练们。 这是他引导球员和助手们去思考的一种方式。 在场的球员和教练都并不陌生,也都真的在思考。 “过去,我们常说,经典的中场组合,例如AC米兰,皮尔洛负责组织和传球,加图索负责抢球;在利物浦,哈维·阿隆索负责组织和传球,马斯切拉诺负责抢球……” 杨诚这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经典组合。 “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当主流战术对攻防转换节奏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所有的人,不管是前场、中场还是后场球员,都必须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 “甚至是极其全面!” “每个人的优势都一定是建立在足够全面的基础上的!” “以前,你皮尔洛的防守不行,没事,我给你配一个加图索。” “但以后呢?” “不好意思,就算你是皮尔洛,你都得给我像加图索一样去抢。” “做不到?那就换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皮尔洛和加图索是两个人的时候,他们是需要合作的。 可如果是一个人,他就能够单独完成两个人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也许有人会说了,这不很扯吗? 足球不就是要协作的吗? 对,但我让皮尔洛同时干了加图索的工作,我不就不需要加图索了? 我可以把加图索换成卡卡,我不就同时拥有两个卡卡? 类似这样的逻辑,其实还有很多。 例如,在巴萨,布斯克茨就是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 所以,巴萨的防守很依赖于中前场的逼抢和压迫。 杨诚就觉得,布斯克茨如果到了英超,干不好这个位置。 反倒是像马蒂奇、哈维·马丁内斯这种,有技术有身体,能攻善守,更加合适。 这样不就可以在中场同时配备托尼·克罗斯和莫德里奇了? 其实,如果站在2024年,往回看,就一定会发现中场的这个趋势。 所有人一定要相信。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运动理念的进步,不管是对球员的培养,还是训练手段和训练理念,都是在不断飞跃式进步的。 培养出来的球员就一定会更强。 像马拉多纳、罗纳尔迪尼奥这样的超级天才,当然是培养不出来的。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球员来说,在先进科技和理念的加持下,他们的整体实力会得到飞快的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24年,一大堆20岁左右的球员已经表现得非常成熟。 甚至有的17岁就已经成熟得不像话,踢球也极其合理。 背后就是青训水平和训练水平的提升。 可到了球场上,球迷们可能又会发现,球员好像变得平庸了。 其实并不是。 而是因为球员更加全面的同时,对手也同样在变得全面。 一个更加全面的防守球员,肯定是要比一个更加全面的进攻球员,来得更有优势。 但在足球场上,技术、速度和对抗等等,优势都是对比出来的。 这就好比把一个在职业赛场上踢得一无是处的年轻球员,扔到学校里,他几乎堪比马拉多纳。 既要你变得更加全面,但同时又要你把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放大、加强。 这对职业球员提出了全新的,同时也更高的挑战。 但这就是职业竞技的意义! 对于曼联的问题,杨诚并没有过于深入地分析。 他只是抛出了自己所想要的问题,引导球员和教练们去思考。 因为他觉得,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使得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学会思考。 就好像阿扎尔。 他这种纯天赋,完全凭感觉踢球的球员,如果是在10年前,他会大放异彩,就好像罗纳尔迪尼奥那样。 但这种凭感觉踢球的球员往往会存在一个问题。 当他们面临转型,当他们的感觉不好使的时候,他们就突然不会踢球了,状态可以直接从云端跌落到地面,甚至是跌穿地表。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当然,杨诚也只能负责引导。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他们能够学到多少,悟到多少,这个就不是杨诚所能够控制的了。 …… 踢完英超第5轮后,周中就迎来了联赛杯的第3轮。 贝斯沃特中国人北上利兹,客场挑战利兹联。 杨诚在这场比赛里,以全部的年轻球员出战。 门将:贝戈维奇; 后防:瑞恩·伯特兰、何塞·冯特、孔帕尼和凯尔·沃克; 中场:博格巴、阿隆·拉姆塞和德布劳内; 前锋:阿扎尔、哈里·凯恩和斯特林。 利兹联这边出动了主力球员,虽说贝斯沃特中国人这边都是以年轻球员应对,但在场面上非但没有处在劣势,反而在开场后继续打出一波快攻。 上半场第15分钟的时候,来自阿扎尔在左路的带球突破,哈里·凯恩在禁区内得到了一次起脚的机会。 英格兰中锋停球晃开了防守球员后,抽射破门得分。 1比0! 第33分钟,来自博格巴的带球推进后挑传,哈里·凯恩头球攻门命中。 2比0! 英格兰中锋上演了梅开二度! 这名球员在青年队和预备队都表现得不错,进球很多。 在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这几年,他是耳濡目染了杨诚的技战术理念,在先进的战术体系下接受熏陶和培养,这让他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踢得非常聪明。 更重要的是,他非常自信! 英国的球员踢英超,普遍都很自信,甚至有些自信过头。 例如像伯特兰、凯尔·沃克,或者是像曼联的小将菲尔·琼斯等等。 这些球员都非常自信,但都缺乏战术素养,踢得也不够聪明,总给人一种硬桥硬马,很僵硬,很莽夫的那种感觉。 但过去这些年,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青训一直都是紧追时代前沿,甚至是领先同一时代。 所以,贝斯沃特中国人培养出来的球员,往往都具备很强的技战术功底和素养。 尤其是到了最近两年,随着第一批经历过完整青训的球员出来,虽说无法留在贝斯沃特中国人,但也受到了很多英甲和英冠球队的追捧。 甚至也有加盟英超球队的。 如今的布伦特训练中心被无数年轻球员和他们的家人们,视为殿堂级青训营。 现在,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青训梯队甚至从U6开始。 也就是6岁。 基本都是布伦特周边地区的孩子。 每一个都是优中选优,所以青年队的成绩非常彪炳。 好的成绩,优秀的资源,又带动了球员和家长们的趋之若鹜。 哈里·凯恩无疑就是贝斯沃特中国人青训最根正苗红的嫡系之一! 在上半场临近结束之前,阿扎尔左路带球内切后,助攻德布劳内突入禁区起脚打门。 3比0! 贝斯沃特中国人最终在客场3球完胜利兹联! 这群年轻球员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就连17岁的斯特林,在比赛场上也都屡次拿球突破。 速度奇快,脚下技术细腻精湛,这让斯特林在球场上的每一次拿球,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顺带一提的是,本赛季的联赛杯第3轮,所有强队全部安全过关。 很显然,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在贝斯沃特中国人如此强势的当下,联赛杯再是蚊子肉,他们也得珍惜! …… 9月24日下午,利物浦安菲尔德球场。 英超第6轮,贝斯沃特中国人客场挑战利物浦。 当比赛进行到第11分钟的时候,来自拉基蒂奇的一脚中长传,越过了贝斯沃特中国人两名中卫的头顶,落向了的禁区弧顶左侧。 苏亚雷斯从两名中卫中间快速冲出,抢在所有人之前一脚把球给停了下来,趟入大禁区。 蒂亚戈·席尔瓦回追的速度非常快,及时在小禁区左角外围追上了苏亚雷斯。 但乌拉圭前锋就好像是故意停在那边等他似的。 等蒂亚戈·席尔瓦一到,苏亚雷斯不给他任何反应时间,直接一个作势要扣球内切的动作。 这时候,佩佩也已经回防,就在蒂亚戈·席尔瓦的侧后方。 但两名中卫明显没来得及沟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