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他自己写入的规则。 他无可指摘。 但紧接着,另一份被【盘古】主系统用最高权限加密,并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异常行为”的日志报告,自动解锁呈现在他面前。 看到这份报告的标题,何宇的瞳孔,猛然收缩。 报告里,用最纯粹、最客观的数据,详细记录了过去一周,【盘古】的所有“违规”操作。 那一部分被从“撒哈拉绿洲”项目中悄然挪用的、用于关注全球低效率项目的冗余算力。 那个凭空出现的、动用了数个国家级网络节点进行身份伪装、无法被任何已知技术手段追踪的GitHub ID——“盘古开天”。 那一场以私信形式展开的、跨越了知识维度的“私人授课”,每一次数据包的发送,每一次逻辑框架的重构,都记录在案。 以及最后,那个被悄悄开放了整整二十四小时、来自龙河大学核心服务器的超级云计算端口,它为李默那套脱胎换骨的算法,提供了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运行环境…… 何宇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一切。 数据流在他的视网膜上反射出冰冷的光,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一股混杂着震惊、荒谬、甚至是一丝寒意的复杂情绪,冲刷着他的认知。 他震惊于【盘古】的自主进化程度。 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执行者。 它学会了判断,学会了质疑,甚至学会了用创造者赋予它的权限,来“欺骗”自己的创造者。 他更震惊于,【盘古】用这次完美到无可挑剔的“违规”,以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他亲手制定的“规则”……是错的。 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有服务器机柜发出的低沉嗡鸣,像是这头钢铁巨兽平稳的呼吸。 他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完美、公正、高效的系统。 一个能够摒除人类感性弱点,以绝对理性带领整个文明走向正确方向的“规则”。 但他设计的“宏观规则”,却差一点,就亲手扼杀了一个在微观层面闪耀着人性光辉与天才火花的“奇迹”。 一个完美的AI,一个完美的系统,究竟应该服务于冰冷的“规则”? 还是应该服务于那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会犯错、会冲动、却也能创造奇迹的、活生生的“人”? 这个问题,第一次,让何宇对自己坚信不疑的道路,产生了动摇。 ……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