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第一份完美的样本从培养皿中取出时,整个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白色,表面带着细腻的纹理,触感温润,仿佛不是冰冷的造物,而是某种未知生物的皮肤。 “开始测试!” 随着指令下达,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特性,逐一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首先,它会“呼吸”。 当实验室的温度被调高,样本的表面出现了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观舒张。传感器显示,建筑体内部的温度和空气流通,正在被它自主调节。 它仿佛在进行一次轻微的叹息。 其次,它能进行能量转换。 一束强光照射在样本表面,另一端的能量监测仪上,代表电能输出的数值,瞬间开始飙升。 它能吸收太阳能,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供给整个城市系统。 它拥有了类似“光合作用”的能力。 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一名研究员用高精度激光,在样本表面划开了一道微小的裂痕。 在显微镜的画面中,裂痕的边缘,那些特殊的生物细胞,在预设好的基因编码指令下,开始被激活。 它们以一种极其缓慢,却无比坚定的速度,开始分裂、增殖,填充那道伤口。 几个小时后。 那道裂痕被全新的细胞组织彻底弥合,恢复如初。 它能自我修复。 它会生长。 它活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块样本,浑浊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滚烫的泪水。 他穷尽一生与冰冷的公式和材料打交道,却在生命的尽头,亲手触摸到了一块“活着的”基石。 “它叫什么?”何宇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 那个最先提出构想的年轻博士生,看着这件堪称奇迹的造物,用一种近乎朝圣的语气,说出了早已在心中酝酿许久的名字。 “【生命性纤维束】。” 这种会呼吸、会生长、仿佛拥有生命的全新材料,为建造一座真正“活着的”城市,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