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朱元璋皱起的眉头,江临大致猜到了他心中产生的想法。 “陛下,我刚才也说了,你撤除丞相是对的,我从来没有否认你这个想法。” “不过你应该将丞相的任务分摊到其他臣子手中,而不是全都抓在自己手里,这样确实是加强了皇权,同样也累废了不少皇帝。” “其中就包括你一直视为接班人的太子殿下。” “嗯,你说的有道理!” 老朱点了点头,一时间陷入到了思索当中。 将丞相的权力分摊到其他官员手中,这个思路是不错的。 毕竟丞相乃是一众文官的领导,一旦裁撤肯定会引起文官们的不满。 若是将丞相的职权分摊给其他文官,那么文官们不仅不会反对,说不定还会鼎力支持,欣然同意。 所谓的文官集团,看似铁板一块,互相团结帮助,实际上这群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干掉一个丞相,反之增强自己的权力,何乐而不为呢? 此招不仅解决了相权,还成功分散了文官集团。 只是…… 该怎么实现这种事情呢? 老朱便扭头看向江临,问道:“对了,既然你小子说这件事,是不是代表着后世有好的解决办法?” 他满眼期待的看着江临,希望能拿出一个不错的方案。 毕竟,这件事关乎着他标儿的生命,如果做不好,说不定朱标还会重蹈覆辙,再次由于身体过度劳累而亡。 江临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陛下,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设立一个内阁就可以了。” 老朱挑了挑眉,不解道:“内阁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这个内阁就是辅助皇帝完成政务的。” “由三到五个人组成,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奏折,他们可以进行票拟后,给出意见和解决方法。” “而皇帝则拥有最的决策权。” “然后,在内阁任职的官员,我建议可以让各殿的大学士担任,品阶定个五六品就差不多了。” “设置首辅一名,次辅一名,阁臣两三名,每隔三五年就要重新更换一次。” “最关键的是,在内阁任职的成员不能在其他地方任职,任职内阁前,必须卸任其他地方。” “也就是说,这个内阁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却完全置于皇帝的掌控下,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