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挥了挥手,目光在江临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 对于这个穿越者女婿,他现在是越看越喜欢! 待众人站定,朱元璋开门见山:“今日朝议,各部先报民生要务。户部先说。” 户部尚书出列:“启禀陛下,今年秋粮征收已毕。得益于江大人推广的杂交水稻,江南各府产量平均增长四成。北方因推广抗旱作物,虽遇小旱,收成不减反增。”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好!百姓吃饱了,江山才稳当。工部呢?” 工部尚书出列:“禀陛下,应天府自来水工程已覆盖八成城区,电力照明系统覆盖五成。按江大人规划,明年此时可全部完工。另,水泥路已开始修通!” “陛下,儿臣有一事启奏。” 朱标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响起,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江临正低头研究袖口上沾着的一点火锅油渍,闻言抬起头,恰好对上太子温和中带着狡黠的目光。 “儿臣以为,内阁首辅一职由儿臣暂代已久,如今朝中有更合适的人选。” 朱标说着,目光转向江临,嘴角微微上扬,“江临平定蒙古、征服日本,如今又为我大明开疆拓土至欧罗巴,功在社稷。更兼其精通格物致知之学,改良农具、兴修水利、发明电灯,实乃内阁首辅不二人选。” 江临手里的笏板差点掉在地上。 他瞪大眼睛,脑子里嗡嗡作响——这唱的是哪一出? 去欧洲前可没人跟他提过这茬! 奉天殿内,江临手中的象牙笏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脆。 他下意识弯腰去捡,额头却差点撞上身旁礼部尚书的膝盖。 “江临啊,你这是高兴得连笏板都拿不稳了?” 朱元璋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带着几分揶揄。 江临直起身,感觉后颈一阵发凉。 他抬头望向朱标,太子殿下正冲他眨眼睛,那表情活像只偷到鸡的狐狸。 再转向朱元璋,老朱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睛里闪烁着江临熟悉的、算计人时的精光。 “陛下,臣...” 江临刚开口,朱元璋已经拍案而起,震得龙案上的茶盏叮当作响。 “标儿说得对!江临这些年为我大明立下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 朱元璋大步走下台阶,靴子踩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平蒙古、收日本、现在连欧罗巴都打下来了!” 老朱一把抓住江临的手腕,力道大得让江临怀疑自己的骨头要碎了。 朱元璋拽着他转向满朝文武,像展示什么稀世珍宝。 “你们看看!这就是朕的准驸马!” 朱元璋的声音震得江临耳膜生疼,“他发明的那个什么...燧发枪,让咱们的兵一个能打十个!佛朗机炮,城墙都能轰塌!” 兵部尚书立刻出列:“陛下圣明!江大人的火器改良让我军战力倍增,蒙古骑兵再不敢犯边!” 户部尚书不甘落后:“江大人发明的方便面、自热小火锅,军粮运输不再受天气限制!白糖提炼法让国库增收三成!” 工部尚书激动得胡子直抖:“还有电灯!自来水!老臣家里装了空调,三伏天都能盖棉被睡觉!” 江临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些大臣平日里互相倾轧,今天倒是出奇地团结,一个个把他夸得天花乱坠。 他偷偷瞥了眼朱元璋,老朱正捋着胡子,一脸“看朕给你准备的多大惊喜”的表情。 “陛下,臣...” 江临深吸一口气,"臣乃驸马,按祖制不宜担任要职。" 大殿里突然安静下来。 江临感觉无数道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背上。 朱元璋眯起眼睛,那眼神让江临想起自己第一次展示直升机时,老朱也是这么盯着看,仿佛要把他里外看透。 “祖制?” 朱元璋笑了笑,“咱乃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咱就是大明朝的祖!再者,咱纠正你一点!” “你是....准驸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