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他从土伦回来了,夏彧接力第二趟,就这么蚂蚁搬家的把所有东西全都拉到了港口仓库。 接下来,夏老板成功联系上了两条船。 正常渠道的把他们的装备发回去,这个不需要小卡尔跟着。 但是特殊渠道那条,他把ADK-100驾驶舱里的那把MPi AKS-74K塞进了背包。 财帛动人心,在东线二十多万欧就够让人下决心干上一票,西线翻个两三倍也能让人产生不该有的想法。 这时候甲方有义务站出来让船东和船东的人冷静下来。 现在他们这6辆Sd.Kfz.251的确还是黑车,但你们真的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了吗? 没有这份决心的话,还是老实赚你那几万欧的运费吧! 夜色中,目送转运装甲车的小船在海上和大船接上头,船上的起重机将甲板上的幽灵车一辆一辆吊装上大船,夏彧便驱车往机场赶去。 他一个人也没啥讲究的,一张经济舱机票直飞杜塞尔多夫。 这座坐落在莱茵河畔的大城市作为北威州的首府,市区拥有60多万的人口,比夏彧老家县城的人还多。 不过这里并不是他的目的地,他真正要去的地方其实是隔壁的鲁尔区。 是的,就是二战期间三德子一直被盟军轰炸的那个工业区。 战争结束后,那些还没被炸烂的工厂,里面幸存下来的那些机器设备又被几个国家全部拆走了。 可那帮家伙显然忘记了刮地三尺,夏彧要拜访的那位同行,即便没有系统告知的情报,因为祖上住在鲁尔区,也幸运的获得了一些二战遗留。 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杜伊斯堡,这里曾经是DEMAG德马格公司的厂区所在地。 该公司十九世纪初就以起重机械发迹,到二战时又成了三德子战争机器上的一环。 分配给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大量生产某款坦克,某款装甲车,德马格更多的是基于已有平台,去生产那些数量并不多的车族子型号。 比如基于黑豹底盘的维修豹,还有Sd.Kfz.10和Sd.Kfz.250车族。 当然了,陆地斯图卡Sd.Kfz.251也不例外。 这正是夏彧来到杜伊斯堡的原因,战争结束的那一刻,坦克这样的大件受到了盟军的严密管控。 可是半履带装甲车就不太看的上眼了,毕竟美国人有自己的M系列和T系列。 研究德佬的交错负重轮还不如用他们自己的,那可是邪路。 所以一些用剩下的“改车件”落入了老百姓手中。 到了杜伊斯堡,连喝两杯咖啡压下困意,夏彧打车来到了今天要造访的齐格勒家。 和他一样,对方住的地方也是家老厂子改的。 位置偏僻了点,但放东西的地方有的是,到处都能用作仓库堆积杂物。 “汪~汪~汪~~” 刚进来就听到有狗叫声,一般住的地方越大,就越有养狗需求。 好在狗是被拴着的,只起到个预警作用。 “雨果?” 和煦的阳光下,正给一挺布雷达M1937型重机枪做保养的小老头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确认了来访者的身份。 “是我,正忙着呢!” 夏彧一点也不见外的和齐格勒打招呼道。 当年刚入行,他三天两头的跑各地的古董军品展,好几次都遇见对方,顺势搭话就聊上了,知道对方住杜村隔壁,今天是第一次来。 “忙点好啊,等把我的这些货出出干净,就去亚平宁半岛养老。” 老齐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说道。 德国67岁退休,他今年都69岁了还在这里干活,没个三五年根本退不了休。 这就是给自己打工,货攒的太多,不是像撒手就能撒手的,养老的钱一大半都压在了货上。 “意大利的钱难挣,风景气候倒还不错,我刚从法国那边回来,那边现在连外套都不用穿。” 地中海是个好地方,夏彧当年差点去意大利学造船了,结果犹豫了下还是去了德国学造车。 现在造船也是夕阳行业,另一条世界线,可能他学个两三年也得重新找出路。 这修S艇的门槛可比修挎斗摩托高多了,就是写本《地中海霸主》也凑不出启动资金。 现在么,夏彧相信自己过个几年,连U艇都修得,更不必说鱼雷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