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事要是闹大了,经由妇联出面,那他不死也要扒层皮! 刘岚还要再说。 但周围人纷纷劝说。 大喜的日子。 都是一个厂的工人。 事情闹大了对谁都没好处。 诸如此类的说辞让刘岚只能忍气吞声,冷着脸转身离开,只是留下一句话:“该干的活我都干了,明天记得把帮厨的钱给我!” 许大茂追了过去。 没了热闹。 吃瓜的猹纷纷散开,等着中午开席。 何雨柱满脸淤青的开始炒菜。 起锅,布条子伸进油瓶里沾沾,接着在铁锅上擦一圈,然后将多余的油再倒回去,再下入四九城人最喜欢的花椒、八角两样香料炒出香味,最后开始炒制猪肉粉条熬菜。 高华完全不感兴趣。 四斤半猪肉,上百人吃,每人就那么几片肉,豆腐也就那么几片,主要靠吃馒头和白菜管饱,清汤寡水的有什么留下来吃一顿的必要? 现在的他又不是没钱下馆子。 烈士家属,何必要跟别人比着装穷? 所以,他只是随了一毛钱的份子。 这是当年他父母补办婚礼时,刘家给的礼金。 阎埠贵有些诧异:“粮票呢?” 高华摇头:“这个月评了个先进,奖励一张自行车提货券,等下我准备领着高夏、高萍去王府井把自行车兑了,中午饭就不回来吃了。” 阎埠贵无比羡慕。 但自行车是先进工作者的奖励。 谁羡慕,谁努力生产,也当上先进工作者就是了! 重要的是,授予谁‘先进工作者’称号是组织的决定。 谁质疑这个决定,谁就是组织的敌人! 因此,其他人望向高华的时候虽然满是羡慕嫉妒恨,但说出来的话却格外悦耳动听。 “小高真是了不得!” “华子,你就是我们的榜样啊!” “这是咱院第一辆自行车吧?” “必须是啊!” “要是哪儿天能让我推着自行车拍个照就好了!” “听说自行车涨价了,冀州那边自行车都涨到六百五十块了!有兑换券真好,一分钱不花……” …… ps:1962年3月,自行车在全国有条件地区实行高价,工业出厂价不变,高价利润集中体现在商业部门,由商业部门集中上缴国库。高价由商业部制定。先在河北、广东试点,后在山东、安徽、河南、山西、内蒙古等有条件地区推广。1962年8月,自行车开始实行高价时,商业部定为每辆零售价650元,到上海实行高价时,商业部已将高价水平调整为每辆310元,此后至1964年12月28日退出高价供应范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