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山洞里的油灯摇曳着,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石壁上,拉得老长。 林小满突然想起什么:"那糯米...井底的陈年糯米是做什么用的?" 萧云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你很敏锐。那不是普通糯米,是用特殊方法保存的军粮,能存放数十年不坏。 大雍密探在各处暗桩都会储备这种粮食,以备起事之需。" 洞外传来夜枭的啼叫,衬得山洞更加寂静。 林小满消化着这些信息,突然意识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赵德财抢走铜匣,岂不是..." "不错,"萧云霆神色凝重,"他背后的人很快就会知道大雍余孽在柳河村活动,这里将不再安全。" 林小满心头一紧:"小鱼小苗!" "他们很安全,"萧云霆安抚道,"我让货郎老周照顾他们。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赶在赵德财之前找到其他密探。" 林小满咬了咬下唇:"我能做什么?" 萧云霆看着她,目光柔和下来:"你已经做得够多了。 接下来太危险,你带着弟妹暂时离开柳河村..." "不行!"林小满打断他,"村民们还指望新挖的井过活,我不能丢下他们。再说..." 她晃了晃手中的玉佩,"既然这玉佩把我卷进来,恐怕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萧云霆沉默片刻,突然轻笑一声:"你总是这么倔强。" "彼此彼此。"林小满回敬道,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油灯渐渐暗下去,萧云霆添了些灯油: "天亮前我们得离开这里。赵德财的人找不到你,肯定会去学堂搜查。" "去老周家,"林小满提议, "他走街串巷消息灵通,或许能打听到赵德财的动向。" 萧云霆点头同意。 两人收拾妥当,熄了油灯,借着月光悄悄离开山洞。 黎明前的山村格外寂静,只有偶尔的犬吠打破宁静。 老周家住在村尾一处僻静的小院,院墙上爬满了枯萎的藤蔓。 萧云霆学了三声布谷鸟叫,不一会儿,院门悄无声息地开了条缝。 "快进来!"老周压低声音招呼道。 屋内,小鱼和小苗蜷缩在炕角睡得正香,小丫头怀里还紧紧抱着那只破布兔子。 林小满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给弟妹掖了掖被角。 "有人来过学堂吗?"萧云霆问。 老周摇摇头: "暂时没有,但我听说赵德财天没亮就骑马进城了,看样子是去找靠山了。" 林小满和萧云霆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赵德财定是去报告铜匣的事了。 "还有件事,"老周神秘兮兮地说,"明天是腊八,里正要挨家挨户收'节敬',说是给县太爷的孝敬。" "腊八?"林小满一愣。这些日子忙得晕头转向,竟忘了时节。 在现代时,腊八节是要喝腊八粥的,不知道这个朝代有没有这个习俗。 "往年也收吗?"她问。 老周撇撇嘴:"收是收,没今年这么狠。听说要每户一斗米,半吊钱,交不上的就拿地抵。" 林小满心头火起。 村民们刚经历旱灾,哪有余粮交"节敬"?这分明是趁火打劫! "赵德财这是狗急跳墙,"萧云霆冷笑,"他丢了铜匣里的令牌,怕上头怪罪,想赶紧搜刮些钱财弥补。" "那我们怎么办?" 林小满忧心忡忡,"村民们已经够苦了..." 萧云霆沉思片刻:"我倒有个主意。" 他低声说了几句,老周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妙!就这么办!"老周搓着手,"我这就去准备。" 天亮后,林小满带着弟妹假装从家里出来,故意在村里走动,让眼线看到她们"平安无事"。 小鱼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悄悄问:"姐,出什么事了?" "没事,"林小满揉揉他的脑袋,"今天腊八,姐给你做腊八粥喝。" "腊八粥?"小鱼一脸茫然。 林小满这才想起,这个朝代似乎没有腊八节喝粥的习俗。 她眼珠一转:"是一种特别好吃的粥,用了八种食材,能保佑平安。" 回到暂时安顿的废弃磨坊,林小满开始准备"腊八粥"。 她从包袱里找出珍藏的最后一点糯米,又去附近挖了些野菜,配上老周送来的干枣、野栗,凑足了八样食材。 "姐,这粥好香啊!"小苗趴在灶台边,小鼻子一抽一抽的。 林小满搅动着锅里的粥,米香混合着枣香在小小的磨坊里弥漫。 她特意多熬了些,打算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小满姐!"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是邻居家的狗娃,"里正带人挨家收粮呢,已经到张婆婆家了!" 林小满心头一紧,放下勺子就往外跑。 张婆婆孤寡一人,哪来的余粮交"节敬"? 张婆婆家院外围满了人,里正王有财正叉腰站在院中,两个衙役架着白发苍苍的张婆婆,老婆婆的胳膊被拧得通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