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纲、刘韐和李若水还是第一次吃,亦是赞不绝口。 李纲:“官家,这土豆和西红柿果真是好东西啊!值得在大宋大规模推广,臣会尽力帮助钱康的推广工作。” “如此,就有劳太宰了。” “官家客气了,土豆和地瓜关系到大宋的未来,臣岂敢不用心。” 赵桓问起了李纲流求的开发进度,赵素也竖起了耳朵,流求可是他的封地,关系到他以后的一个重要计划。 李纲答道:“官家,流求安抚使杨时早在几个月前就带着属官和数千洛学士子乘船到了流求。” “不久前也传回了公文,说是一切顺利。已经修建好了一个港口,在港口附近初步规划了一个城池的框架,只等人手一到就可以动工。” “第一批招募的三万流民也在半个月之前乘船去了流求,估计现在已经在开荒和建造城池。” 赵桓大喜:“不错,挺顺利的嘛。” 赵素问道:“李大人,这些流民都是自愿前往的吗?” 他可不想各地官府为了政绩抓壮丁,搞得天怒人怨。 “当然了!国师,他们都是失去了土地的流民,眼下官府免费发放种子和工具,使他们可以重新得到一块肥沃的土地,这可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朝廷一发布招募,应者如云!” “那就好。” 用膳的最后,赵桓问赵素:“老师,等会儿你要去东宫给太子上课吗?” 赵素这才想起,自己答应每周给赵谌上课一次,今日已经是第七天。 他一脸无奈:“不错。” 赵桓高兴道:“老师,太子顽劣,还请你好好教导他。” “官家放心,贫道一定好好教导太子!”他重点强调了“教导”两个字。 “对了,宫里有戒尺吗?要有韧性的,打不断的那种!没有的话,荆条也行!” “老师,你要戒尺干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