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纲心虚道:“至少得等个三四年吧。” 赵桓霍然而起:“朕等不了那么久!” 李纲:“可是……” 赵桓打断道:“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官员们的俸禄占了花销的大头吧?每年的税收大半也花在了上面!” 众所周知,大宋有三冗,冗官、冗兵和冗费。借助战争,冗兵和冗费基本已经解决,但是冗官一直没有改变。 因为要改变冗官,必须改革官制,牵一发动全身。 李纲有种不妙的预感:“官家,你的意思是?” 赵桓决然道:“李卿,眼下战争已经结束,是时候彻底改革官制了!” 果然! 李纲沉声道:“官家,这可是一件大事,必须要谋定而后动!” 张叔夜附和:“太宰所言甚是,官家还请慎重!” 之前的历代皇帝不是没有改革过官制,但都只是小打小闹,可赵桓说的是彻底! 赵桓望向赵素:“老师,你觉得呢?” 赵素淡淡道:“我赞同官家,也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赵桓大喜:“有老师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李纲凝重道:“官家,要精简官员,必定有大批官员被裁。若是不能妥善处置,很容易引起祸端啊!” 别以为这些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就没有威胁。 事实上,他们比流民的威胁更甚百倍! 因为他们懂的东西比流民多太多,眼光高太多,心思复杂太多。 流民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造反,可是这些文人只要心生不满,分分钟就会投敌,甚至造反。 宋仁宗景祐年间的张元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殿试时被黜落,他心生不满,叛宋投夏,成为西夏军师,多次出谋划策,使得夏军大败宋军,给大宋造成了无法统计的损失。 也正是从张元开始,古代的科举殿试只定名次,不再黜落考生。 一个考生尚且如此,若是大批被裁掉的官员由于心生不满而跑到金国去,那简直是大宋的灾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