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来到了靖康七年(1132),三月。 冰雪融化,大宋也终于将万众瞩目的北伐提上了日程! 这两年,国内北伐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整个大宋都在盼望着这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期待大宋能够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是消灭金国。 放在靖康元年之前,没有多少人敢这么想。 但是从靖康元年开始,大宋就像开了挂一样,击败金国、吞并西夏、将交趾打残,高昌归附,一个庞大的帝国已经在东方悄然崛起。 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大宋基本已经恢复元气,国库充盈,各地的粮仓堆满了粮食。 更可贵的是,各地的有志青年踊跃参军,使得大宋有了一支精锐的大军。 这些青年都是身强力壮的良家子,绝对不是以往那些作奸犯科的流氓地痞。作奸犯科的流氓地痞都被抓去挖矿,或者去流求开荒了。 朝廷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已经彻底去掉了三冗的问题,里里外外都透露着一股新的气象。 不但是朝廷,民间也是一片新的气象。 在夷山学院等一大批新兴书院的影响下,掀起了很多新的潮流,比如久经不衰的航海热、参军热,还有近几年才出现的物理学、化学、机械学等等都大行其道,重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总之,大宋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于是有人开玩笑,靖康这个年号,可是一点都不靖康! 不仅连年大战,里里外外都一直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据说江南有个在宣和年间入山隐居的道士最近刚刚出山,就被眼前的大宋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改朝换代了呢。 他趴在街上嚎啕大哭,引来许多百姓围观,一时间成为整个大宋的一大笑谈。 在这种情况下,北伐自然就成了全国最大的焦点。 因为只有击败金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大宋才能彻底扬眉吐气,才能彻底挺直腰杆,才能向全世界宣布大宋是最强大的帝国! 在这股巨大的浪潮之下,朝廷也不得不尊重民意,宣布北伐开始! 于是乎,整个大宋都沸腾了。 垂拱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