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梨带两人寻了处客栈睡上一晚,第二日清晨便去回春堂接人。 回春堂大夫年近七旬,头发花白,下巴留了胡子,穿着灰扑扑的细布衣裳,和药童一人背了个藤筐。 “这是……”苏梨望着两个藤筐。 “是这样的,我师父听说杏花村背靠着山,想去采些药,铺子里有些药已经不够用了。”药童挠挠脑袋。 田桂兰急忙摆手,满脸堆笑地说:“大夫,您这可真是太客气了。哪能让您亲自动手呢?我家人多手快,您只要告诉我需要哪些草药,我回头就让他们几个小子立马给您上山采去。” 老大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精明地笑了笑,仿佛对这般热情颇为满意。 “这倒也成,不会让你们吃亏的,你们上山去给老夫采药,这一次的诊金老夫给你们免了。” “不可不可,您远道而来,诊金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苏梨语气温和而坚定。 “那你们也得听我的,药草我们药铺收了,按收货价给你们,绝不占你们一分便宜。”老大夫脾气倔的很。 药童见师傅脾气上来了,连连眨眼跟苏梨打眼色。 “听您的就是,时候不早了,大家快些上车吧。”苏梨哄道。 老大夫这才慢慢瞧她一眼,上了驴车。 陈风晚赶着驴车往回走,街市上人来人往,不知经过哪条街,忽然停了下来。 苏梨探头往前看。 “怎么停了?” “夫人,前面排队的人太多,把路拦住了。”陈风晚拿鞭子指了指前面。 只见人群涌动,肩挨着肩,脚碰着脚,连绵不绝的队伍如同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蜿蜒曲折地向前延伸。 最前方,是一家熙熙攘攘的米粮铺。 苏梨眼皮不自觉地跳动,知府夫人的话语在脑海中回荡。 ——若是家中有条件,尽快搬来城中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