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祯卿稍微好点,并没有被上一次的科考给打击到。 这四个人中,唐寅的学问最高,其次是文徵明,文徵明自认为自己的学问不比唐寅差到哪里去,所以心中也很是孤傲,看到祝枝山高中,自己却名落孙山,这种打击对他来说实在太巨大了。 “伯虎,你们在西南如何?” 唐寅微笑道:“西南发展的很快,现在经济文化已经不输于云广一代的布政司。” “枝山在那边已经升到了参政。” “你这是?”文徵明好奇的看着唐寅。 唐寅道:“我被朝廷调了回来,做了工部员外郎。” 这才几年啊,唐寅已经调到了京师工部,这是许多进士半辈子恐怕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唐寅的升迁速度实在太快。 文徵明又道:“枝山在那边挺好的,我都想过去帮一帮他了。” 唐寅愣了愣,似乎看穿了文徵明的想法。 很显然,文徵明这是想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如果这次科考还没有成功,他想和唐寅他们一样,先去西南做一名官吏,然后再一点点考虑科考的事。 唐寅笑道:“徵明莫要说笑,伱今年必定会高中的。” 唐寅装糊涂,故意装出没听懂文徵明的话。 现在你还想去西南做官,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举人身份现在去西南,基本是不可能正儿八经做官的。 现在的西南可不是当初困难的时候,如果是当初,你若是去西南,那肯定可以。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你现在想去做官是不可能的了,而且老师也不可能再推举人去西南为官。 不是陈策不愿意,是陈策再也没这种精力去操心培养另一名学生了。 文徵明尴尬的笑了笑,以唐寅的聪明才智,又怎可能听不懂自己的潜台词,除非他不想听懂。 是啊,唐寅又怎可能为了自己这个小小的举人,去麻烦他的师父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