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才的妥协-《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2/3)页

    这段时间以来,眼前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是唯一一个能把问题质疑到点子上的。

    “那你可知道钢壳弹早在世界大战(一战)之前就已经被淘汰了?”

    “可也证明除了性能差之外,钢确实能作为弹壳的材料。”

    “我……”

    好吧,两句话不到赵思哲又被噎住了。

    这种一体式弹药最开始确实是钢壳的。

    但就是因为钢壳弹容易生锈、腐蚀,并且经常抽不出壳导致很快就被特性更好的黄铜取代了。

    但问题是现在战士们的现状呢?

    每人就那不到五发子弹,都宝贝着呢,时不时就拿出来擦擦。

    生锈腐蚀?不存在的。

    抽壳抽不出来?

    开玩笑,只要能拔脓的都是好膏药。

    抽不出来就大点劲抽,算毛病?

    “那好,材料的事情暂且放下,我再问你,为什么放着现有的弹药不做,要做短弹?”

    赵思哲又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

    “你知不知道现在没有一把枪能用你所谓的短弹。”

    “我们有能力再去造新枪吗?有弹没枪你让战士们怎么上战场?”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朱涵。

    相比于造弹,他们其实更关心的是这个。

    “如果是长弹,别说是三八式、中正式,就是老套筒咱们也造不了。”

    朱涵的话,让众人大失所望。

    如果造不出枪,那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但朱涵接下来的话,却让众人的心情一下从地狱飞进了天堂。

    “但是短弹的枪却能造出来啊。”

    “短弹也就意味着装药更少,膛压更低,我们现在的钢厂完全有能力造出合格的钢来造枪管。”

    “这样只需要铣出枪机,挤出弹簧(也可以说是拉出弹簧),剩下的零件就是用最笨的铸铁法也能造出来。”

    听着朱涵的话,在场的几个工人甚至激动得眼圈发红,那可是八路军的第一款枪啊。

    “真的吗?”

    陈旅长掏出烟递给朱涵,尽管他在努力保持镇定,但颤抖的手已经出卖了他。

    “要不然你以为我今天去电厂干什么?”

    “我就是用那里的蒸汽机带动镗床镗出几个无缝钢炉准备造蒸汽机的。”

    “有了第一个蒸汽机做母机,接下来,镗床、铣床、液压机什么的就都可以排上日程了。”

    不得不说,朱涵是知道如何画饼的。

    短短几句话就已经将一个宏大的愿景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作为留过苏的指战员,陈旅长尤其明白那些机床的意义。

    曾经那些令他震撼不已的工厂,如今正一点点的走近他所深爱着的这片土地。

    现在的他只感觉不真实,像做梦一样。

    “朱涵同志!就算你做的计划真的有一定的可行性。就算你是一个化工和机械方面的专家。”

    赵思哲定了定神,努力从震惊的情绪中冷静下来。

    “但你造过枪吗?你知道低膛压子弹和枪械的性能有多糟糕吗?”

    “如果能造出八路军的第一款枪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凡事只算政治帐。”

    “如果让战士们拿着这种糟糕的枪弹上战场,那就是对他们生命的不负责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