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艰难的发展-《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3/3)页

    “修一辆车可是比重新造一辆车简单多了,至于说汽油,咱们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啊。”

    意识到自己想法有多败家的工人脸腾地一下红了。

    一方面确实自责耽误了朱涵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激动。

    听这意思,厂长连车都会造啊。

    如果咱连那种高级玩意儿都能弄出来,咱华夏是不是也算半只脚踏进列强里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随着约定日子的临近,五六半的测试也来到了最终阶段。

    “朱厂长,要不我们再呆一段时间吧,现在厂子这个情况,战士们走得也不踏实啊。”

    不光魏勇,所有战士都是这么想的。

    现在工厂正是用人的时候,朱涵却让警卫连的战士们回归原部队。

    这无疑会让原本就紧缺的人手再次雪上加霜。

    “这么沮丧干什么?送你们回去又不是让你们当逃兵。”

    朱涵拍了拍身后早已准备好的枪支弹药还有其他东西。

    “回去之后,你们跟随原部队行动时,要注意对我们的新武器进行最终测试。”

    “尤其是要观察其保养难度、勤务性、故障率、易损件使用寿命、是否能够完成既定任务目标等短期无法在实验室内检测的问题。”

    “下面按原籍列队领取武器,每人一只全新五六半,1000发子弹。在一个半月内给我反馈。”

    “所以说别以为我送你们回去是什么好差事,我是要送你们去战场上拼命的!”

    “哈哈哈哈……”

    听到朱涵的话,战士们都笑了。

    缺枪少弹的时候他们就不上战场跟鬼子拼命了?

    如今呢?

    这么好的枪,这么多子弹,还有手榴弹炸药包一大堆其他的。

    这特娘的怎么像远嫁的小媳妇儿回娘家呢?

    临走塞上大包小裹一大堆,还偷偷给塞了点私房钱。

    就这还叫去拼命?

    去要鬼子的命还差不多。

    妥妥的美差啊!

    看着兴高采烈,背着枪扛着两箱子弹还健步如飞的战士们。

    朱涵的心里直打颤。

    那一个箱子里可是装了1500发子弹,全重30公斤啊。

    这特娘的非累出事不可。

    到时候在阵亡名单上写着:死因——兴奋过度,力竭而亡。

    是不是有点奇怪?

    好在386旅总共也就那么几个团。

    兵工厂的牲口车足够把他们送到各自的团驻地。

    独留突然接到消息的团长们一脸懵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