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工厂现状-《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2/3)页

    “是!我回去就办。”

    老刘很痛快地同意,毕竟这怎么看都是一个合理的建议。

    不过他的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朱厂长确实对那个小丫头不错啊。

    “护卫队那里怎么样了?”

    “先说你最关注的炮班吧,现在已经有三个班,120人了。”

    “非常好,继续招人,以这120人为基础扩为完整的部队。”

    显然朱涵对这样的进度很满意。

    他们说的“班”并不是军队编制,而是学校里的那种班级。

    经过高级文化班的洗礼,护卫队的战士们对三角函数、抛物线啥的并不陌生。

    再有跟指战员们要过来的几名炮兵战士当老师,炮兵学习班就成型了。

    这120人朱涵可不打算让他们组成一个炮连。

    开玩笑,一个迫击炮连才有几门炮?

    12门。(每个排两个炮班一个弹药班)

    一门迫击炮,需要1名炮长、3名炮手、3名弹药手和2名驭手。

    虽然这是重迫击炮连的配置,但猜猜朱涵会不会满意八路只有小口径迫击炮?

    这120人就是种子,只要撒下去,每两人作为炮长带一个班,每人带8个人,半个月就是10个连的编制。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配上干部就是一个炮兵加强团,全华夏就找不到这么豪华的配置。

    “步兵呢?”

    “如你要求的那样,已经快两个加强营了。”

    “这么快?”

    别看朱涵作为石头桥兵工厂副厂长,几乎工厂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主导的。

    但他需要经常往返于炼钢厂、化工厂协调工作。

    所以除了他比较关注的武器选择和生产,其他工作真心不怎么关注。

    所以,这回换这些人给他惊喜了。

    “嘿,你是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大的号召力。”

    “原本兵工厂护卫队确实挺难招人的,毕竟咱不上战场打鬼子不是?”

    “但自从你带队把魏家庄炮楼端了之后,咱厂子护卫队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

    “尤其是十连响、铁机关、迫击炮啥的,正规部队都流口水,更别说民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