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走一步看三步-《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3/3)页
    相当重视曲射火力的日军怎么能听不出来。
    这是一直隐忍不发的迫击炮开火了。
    哪怕到了21世纪,迫击炮也是极其特殊的存在。
    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像它一样,极其简单却又极具威力。
    它用极便宜的售价,极简单的材料,极简单的原理,极简单的训练,却起着极大的作用。
    甚至说改变了战争的模式也不为过。
    忆当年日俄战争,总结起来就是一伙流氓碰上了另一伙流氓。
    最后更流氓的那伙流氓赢了。
    但在这过程中,沙俄士兵突发奇想,把一门帆船舰炮推到了前线。
    没错,就是红衣大炮那样的,用球形炮弹的,风帆战舰用的大炮。(别问我为什么沙俄陆军会有这玩意,我不道啊。)
    然后把炮口竖起来,用抛物线的方式打击日军,没想到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于是就有了迫击炮这个新型火炮概念。
    可以说,迫击炮这东西就是为了打击日寇而生的。
    别看战士们手里的60mm迫击炮口径实在是不大。
    但别忘了迫击炮的膛压相当低。
    低到21世纪莱阳生产的以万吨计的钢管都能当大口径迫击炮的炮管。
    所以迫击炮弹的弹壳可以做得很薄。
    壳薄了,装药量上去了,威力自然就比手榴弹大了不少。
    更何况这东西实在是太容易造了。
    有着朱涵敞开了提供的无缝钢管,都不用他亲自过问,每个月也都是大几十门大几十门的造。
    正好重炮炮弹打完了,炮班的学员们也没啥事干,干脆人手一门迫击炮加入战场。
    反正炮弹多的是,打着玩呗。
    就这样,在短短的一段窄路上,迫击炮硬玩出了集束炸弹的感觉。
    很快路上就变得坑坑洼洼,没有一处平整。
    土壤也变得温暖松软,稍微犁一犁,就直接可以种地了。
    能过这条路的十不存三。
    可好不容易爬上来的人马上又碰到了新麻烦。
    八路这边战壕、工事、院墙比比皆是。
    战士们一个个把自己隐藏的特别好。
    而他们那边无遮无拦,如果强行射击,自己的受弹面比八路的大了十倍不止。
    根本没办法在被打死之前进行有效射击。
    往往这时候需要用到手榴弹。
    可这个坡实在是太陡了。
    扔不远不说,扔出去的手榴弹能原路滚回来你敢信?
    “八嘎!手炮上!”
    跟上来的日军中队长一声令下,所有的掷弹筒小组纷纷冲了上去。
    一时间,几十声闷响连成一片,随后的爆炸,让警卫队的火力都为之一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