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他不说,后世的三一重工搬迁,那是扯了多少皮,浪费了多少精力,总部才搬迁完成! 姑且不说这大2万人的搬迁,会造成不知道多少人的流失,搬迁过后人员重新招聘后的磨合,以及原有的的人员结构的亲密配合的直接破碎,就都不是现在的高瓴集团所能够承担得起的。 高瓴可不是像新成,兰光这样的地产公司,他们把总部搬迁之后,社会上的标准化人才很容易就招聘得到。 但是高瓴可没那么容易! 其他先不说,单单高瓴内部有数的几个P9级别的高级研发工程师,已经对于事物的底层运转架构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也十分熟悉高坏钧的做事风格,同时也知道怎么把高坏钧脑子所想的方向直接落地,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而且这样的一群人要像流水线工人一样招聘过来,那是不现实的。 土地,资金,政策,这些在其他公司看来非常紧俏的东西,高坏钧却是不怎么看得上。 如果他是那么看得上钱,分出20%的资金出来投资房地产,找准08年这个节点搞上那么一大波,就可以赚大钱! 说话之间,孙领导两人相互看了看,震惊的神色已经是无法掩饰。 就这样了,还不能说服高坏钧? 在他们来之前进行过模拟,可都不是这样的结果。 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实际上中为后世的布局,也是同样的逻辑。 虚总部化,多个研发中心的布局,中为在鹏城的总部实际上并没有多么的显眼。 周领导疑惑地看着高坏钧,愣了半天,开口问道,“高瓴集团,对于魔都分中心的定位是什么?” “高瓴在魔都的分中心,这里会是一个集合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同时我希望提出一个要求!”高坏钧没有犹豫,回答道。 “什么要求?”周领导好奇地看着他。 自己那么大的领导过来主动让高瓴过去落地总部,这是多么天大的机会! 这小子倒是好,先是拒绝了他的邀请,然后还打猴子上树。 骄起来了! 【第98章】 “本来我是打算在研发中心旁边就建立一个小型的工厂,匹配华东市场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看来,远远不够!我打算在大小洋山旁的魔都临港经济区,弄到一块地,作为高瓴车辆BG的第三生产工厂,同时在这个工厂,会兼顾着高瓴车辆的出海战略,我想在大小洋山港,要到一定的汽车出口的政策支持!”高坏钧把本来就已经在心中盘算的想法给大致说了出来。 这个工厂不仅仅是为了出海,也是为了扩充高瓴的内部产能。 现在高瓴车辆的销量在迅速增长,两个现有工厂经过了几期的扩充后,已经到达了扩充的极限。 而且锡城现在运输不方便,运送一台车到大小洋山或者是到波宁港,需要多出600元左右的成本。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600元一辆的成本! 在华国很多汽车公司,一辆车就真的只有600元的利润! 这个成本,在高坏钧看来,是不可承受的。 一辆车600元,十万辆就6000多万的利润! 这哪个车企受得了啊! 他现在知道了,怪不得大部分的车企,都会布局到沿海地区,或者是长江沿线地区。 而帝都的汽车制造厂,恰恰是几个一线城市,汽车公司效益最不好的。 帝都汽车,线代汽车,在后世都不行。 除了企业文化以及当地文化以外,运费也是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两位领导都是一脸吃惊地看着高坏钧。 高瓴出海? 汽车? 手机? 这么高的价格,确定能够顺利出海吗? 居然还专门在临港综合经济区要了一块地做新工厂! 不过,这样一个十分荒谬的想法说出来后,他们却偏偏有一种高坏钧这家伙有点意思,他可能会做到的想法。 虽然这种想法现在看起来十分让人诧异,但是想起来又是那么理所当然。 高瓴从一个电风扇厂,可以发展到现在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 出海卖产品,怎么就不行了? 高坏钧微笑着看着他们两人,并没有焦急等待两人的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