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单单高瓴中研院就十个亿一年投进去了,这还不包括更为烧钱的高瓴芯片,高瓴电池,高瓴人工智能这些研发人员数量都是超过1000人的大型团队。 很难想象,这么多的研发人员,高瓴是怎么支撑得起来的。 像连想公司,整个公司的研发人员加起来,都比不上高瓴的一个高瓴科技的研发人员多。 而它现在的销售体量,甚至超过高瓴所有公司销量量的总和! 高瓴这积聚的研发能量,的确是太吓人了! 在高瓴的年度财务工作会议上,高瓴的首席财务官张舯着重汇报了高瓴科技研发板块的消耗情况。 “我们现在针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财务财年年度研发费用消耗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和分析。” “目前高瓴科技拥有研发人员4213人次,研发人员工资消耗的资金为将近8.4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5亿元,合计为13.4亿元。” “高瓴车辆已有研发人员3625人次,研发人员共需耗费工资为约7.3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10亿元,合计为17.3亿元。” “高瓴芯片研发人员1321人次,研发人员共需工资为约2.6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3亿元,合计为约5.6亿元。” “高瓴电池已在研发人员为1032人次,研发人员工资为约2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2亿元,合计研发资金为约4亿元。” “高瓴人工智能。。。研发人员为1161人次,研发人员所需工资为2.3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1亿元,合计研发资金为约3.3亿元。”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共计研发消耗为约43.6亿元,研发占据销售额比例,为3%。” “而这个资金消耗,是我们财务规划统筹之前的真实花费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年度的财年实际消耗相比,今年的年度研发消耗,上涨了32%!” 张舯在结束之前,进行了一个补充解释。 作为高瓴的核心高管,张舯需要尽可能地帮助这个庞然大物进行避税。 而财务规划统筹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因此,在他的工作职责之中,研发资金损耗的统计和变化。 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财务和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财务思维主要放在公司人财物的配置上——怎么安排才能更高效,会计思维更专注于业务信息到财务信息的转化——最终反映到三张表的真实性、及时性。 高瓴现在的研发费用,是在急剧攀升之中,估计在后年,这个数字就将突破百亿! 高怀钧听了这个数字,不由得苦笑起来。 张舯暗地里的意思,是让高怀钧悠着点。 虽然3%的数字,看起来很是正常,那是因为部分费用,还没有并进去。 比如2014年即将投入的高瓴帝都研究所,比如高瓴中研院,比如高瓴羊城研究所等。 这几个新所,保守估计,加起来得投入个30个亿进去。 再加上原有研发机构,在下一财年直接奔向100个亿都是轻轻松松。 研发,实在是太烧钱了! 而且,高瓴芯片厂的费用还没算进去呢。 在后世,太积电在美丽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5nm半导体厂,三年总投资约120亿美丽元,约850亿华元。 新厂的建设成本,主要跟制程节点(几nm)和晶圆尺寸(afer size)有关系。 制程越先进,晶圆尺寸越大,建造成本越高。 并且,每个节点的相较上一代,都有约20%- 30%的提升。 当然,像高瓴这样的65nm半导体厂,所需要的资金不需要那么多,但是也是要35亿美丽元的消耗,共计210亿华元! 200个亿! 相当于高瓴集团2013年的实际总利润,当时的利润值在255个亿左右。 每个技术节点的成本指数提升,首先导致了晶圆厂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利润,直接投入到下一代的开发当中。 而这导致只有盈利最强的晶圆厂,才能持续为下一代投入。 大部分公司将无法跟进技术进步的节奏,而退出研发。 这也是为什么太积电恒者恒强,如果不是后世美丽国,其他芯片厂商的机会,那是一点都没有。 而这,还没算如果高瓴开启第二工厂的建设,搞32nm技术去,那自己的消耗量,更是海里去了。 这么高的资金消耗量,简直就像打开了的水龙头一样。 止不住,完全止不住! 这还只是摊子摊大以后的第一年,2014年呢。 以后呢? 单单靠自有资金的运转,现在是越来越困难了。 “咳咳,我来说两句。” “高瓴缺钱,而且是越来越缺钱,这在未来是可以遇见的。” “不过,核心的一个点就是,现在我们的研发节奏,进行得实在是太快了。” “别人家的手机,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大迭代甚至是两年以上的研发节奏,咱们是半年。” “别人家的汽车,一般都是三年以上的大迭代,咱们硬生生在半年之内就卷了出来。” “这速度快是快了,但是资金的重叠性肯定非常严重,这还是基于高总针对我们的研发进度进行针对性指导的前提之下。” “如果我们把研发的进度放缓慢一些,那我们的企业发展,或许会更为稳健一些。” 在一旁的老资格高管,宁远说道。 这话,也就是宁远敢说! 其他人,比如闵伟国,王凤英这种后来辈,可是腔都不敢开一个。 作为跟着高怀钧打江山的老臣子,辅佐过一老一幼两代高瓴主人,他在高瓴的威望,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级别的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