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以前的成功只能成为原来的丰碑,却抵挡不住未来的前行!” “所以。。。” “我们这次必须,也是务必打赢这场自裁遭遇仗!” “这一次,就算对手是西大,我们也一定要赢!” 高怀钧看向了在座的高管。 在台下听着高怀钧说话的高瓴芯片制造厂研发负责人梁孟松也是神态有异地看着高怀钧。 他和高怀钧接触不多。 但是从旁边员工的只言片语之中。 对于高怀钧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对其印象最深的,是其对待员工的态度。 高瓴的待遇, 在世界的位置又是一种反差。 没办法, 高怀钧这种人,现在这个地位了,却是有一种莫名的社会责任环绕在身上,让人感受到其强大的人格魅力。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少壮派年轻老板的格局。 就冲着这个格局,都是值得自己为之拼拼命啊! 想想也是搞笑! 自己作为一个呆弯人,老婆是寒国人,却是为一家毫无关系的大陆企业为之拼命,想想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看到周边的高管们,一个个都不在退缩的样子,兴致盎然的样子,一切却又是理所当然的了。 “现在距离我们被西大自裁超过一年时间了。” “我们对此的准备,也是应该到位了。” “高瓴芯片厂,让你们买的市场上的二手制造线,都做好了吧?” 高怀钧向一旁的梁孟松问道。 “买好了,我们在帝都建设了一个新的芯片制造厂,用的就是二手的湿式的阿斯麦的光刻机。” “再加上现在华国的光刻机配套工程,已经研发出来了部分的成果,所以勉强可以运转起来。” 梁孟松感叹地说道。 这些二手的光刻机,是高瓴在自裁之前,就通过海外渠道,偷偷购买回华国,基本是小米搬家式地搬回来的。 当然,有很多不齐全的地方。 不过,勉强运转起来,对于高瓴芯片的人马来说,问题不大。 “很好!” “有了这些湿式的阿斯麦的光刻机,我希望,你们能够在半年之内,调试好,然后生产出一批12nm的芯片出来!” “这个制程,是高瓴科技mate和P系列的最低要求,不能再低了!” 高怀钧淡淡地说道。 12nm! 在下面的梁孟松不由得一惊,不由得苦笑起来。 他刚来的时候,高瓴只能量产20nm的芯片,紧接着在不久前,突破14nm芯片的技术。 也就是说,他现在需要在半年之内,直接干到12nm,这难度不是不小,是非常大! 芯片这个东西,越小越难。 这就是像考试一样,你从20分提高到60分很轻松。 但是你要从60分提高到80分,那就很难了。 “是的,不仅仅是如此,我们高瓴芯片部门,还专门设计了一款产品,用最新的堆叠技术,将12nm的技术进行堆叠,使得这款产品的性能,能够达到10纳米,甚至是更高芯片水准的程度!”在一旁的李宗霖忍不住补充道。 这款产品,对于高瓴芯片来说,非常重要。 几乎可以说,这是代表了高瓴芯片的未来。 12纳米制程的芯片,对于mate系列来说,的确是小了一些。 但是如果上堆叠技术,也不会比现在最新的7纳米技术差距差太多! 虽然堆叠技术成本要高一些,但是高瓴现在即有芯片研发公司,又有梁孟松这样的大佬坐镇,对于成本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 现在就看,高瓴这帮人,能不能拼出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