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六国还未一统,江山还未稳固,人民还在战乱中,温饱都解决不了。 这些腐儒,沉迷理论,脱离现实。 一脑袋的知识就想着给自己谋取利益,完全忽视民众需求,还口口声声为国为民! 若是大秦盛世,这些儒家思想倒是能用,可是如今,还未到时机啊! 嬴政脸色阴沉,手指在宝座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启禀陛下,渔阳县上月遭受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冲击力之大,几乎将整个渔阳县的房屋、道路和农田全部摧毁。” “成千上万的百姓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饥寒交迫。” “农田被淹没,收成损失严重,渔阳百姓的生计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渔阳县令发出紧急文书,请求大量物资支援,以解决渔阳百姓燃眉之急,重振渔阳县秩序。” 望陛下尽快决策,展现出我朝的关怀和仁爱,让渔阳百姓感受到我们大秦的英明和温暖。” 淳于越的话语在朝堂上回荡,言语凄切,神情忧虑,将他们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儿臣扶苏,愿捐献出府中所有布匹珠玉,并尽力征召物资,前往渔阳救灾。”大公子扶苏毫不犹豫立马出列,躬身说道。 这是早朝之前,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的。 淳于越提出此事,由扶苏接下,儒家负责传颂扶苏公子仁爱、兼济天下的美名,谋划太子之位。 "好!此事就交由你去处理,尽快稳住渔阳局势。"嬴政看着扶苏,眼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 “儿臣定当不负父王期望,竭尽全力稳定渔阳局势,确保渔阳百姓安宁。” 扶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身躯,回应道。 “陛下,上郡一带匈奴日益猖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频繁进行侵略,当地百姓水深火热,痛苦不堪。” “臣愿领兵出征,遏制匈奴暴行。”蒙恬向前一步,声音清晰,眼神坚定。 ...... “公子,您怎么回来了?不是说陛下让您去参加早朝吗?”初夏看到嬴通天如此悠闲地回到府邸,脸上满是诧异和不解。 “他们不让我进去,那我就回来了。”嬴通天满不在乎地回答道。 初夏惊讶地问,“啊?那怎么行呢?陛下要怪罪的呀!” “等着!待会要他们好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