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过,小陈啊,我想跟你说一下。” 突然,薛亚军却换上了商量的语气。 陈国华面露好奇,心里却在想,对方难道真的想要好处? 狗屎! 他就是一个小小的组长,啥权力也没有。 何况,敢谋取私人利益的人,基本上都去踩缝纫机了。 现在可不是四九五零五一那几年了,现在可是五八年啊。 比如当初的那些大老虎们,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是这样的,小陈你也知道我们北汽制造厂也有一个合作社” 薛亚军沉吟着说道。 老薛的意思十分明确,那就是不希望把这个功劳丢给马家坟那边。 尽管陈国华说的很有道理,马家坟那边靠近煤矿产区,附近也有山。 但一个蔬菜大棚罢了,北汽制造厂还提供不了这样的煤炭吗? 再说了,靠近北汽制造厂,陈国华也能随时去查看大棚蔬菜的生长情况,不是么? 如此大的一个功劳,实在是不忍心就这么扔出去了啊。 听到这里,陈国华洒然一笑,道: “当然没问题啊,领导您这是为我考虑呢,我感谢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拒绝您的好意呢?” 说实在话,他没必要得罪薛亚军。 更何况,这个蔬菜大棚放在朝阳这边,其实更方便他呢。 反倒是放在马家坟那边,只不过是他之前一时兴起,刚巧就想到了马家坟那边的菜农罢了。 “那就好,等塑料厂那边把塑料薄膜送过来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薛亚军闻言,认真看了陈国华几眼,然后点头道。 对于陈国华这个年轻人,他可是非常重视对方的意见。 既然对方都认可他的观点,那就皆大欢喜。 否则的话,换另一个人,薛亚军都不带询问对方的意见,更不会如此这般语气说话的。 此事定下来之后,陈国华便继续自己的工作了。 运动场旁边的那块四百平米的土地,由夏孟远他们齐心协力,很快就搭建好了大棚的骨架。 现在就等塑料薄膜进场了。 转过天,星期天了,北风更大了。 天气转凉了。 塑料厂那边也很快把塑料薄膜给送了过来,叶茂昌等人接手之后,直接把陈国华给请了过来。 “陈组长,怎么安装啊?” 见他们不是很懂,而且还小心翼翼的样子,陈国华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这些塑料薄膜都是‘高科技产品’,价格昂贵,可不能轻易弄坏了。 他们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也挺好的,省得陈国华担心其他。 于是他便指挥着叶茂昌他们,开始按照规划,把这些塑料薄膜给覆盖了上去。 四百平米的大棚,并不算很大,但在运动场旁边这儿,还是十分显眼的。 这不,上午十点多的时候,陈国华他们已经完工了。 刚完工没多久,也就是十一点左右,张逢时带着段云平、薛亚军等领导过来了。 而回到配件车间忙活着设备改进的陈国华,很快就被于建川喊走了。 “陈组长,领导找您,管理局的张领导也来了。” 听到于建川的话,陈国华微微一惊:老张怎么又来这边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北汽制造厂的一把手才是张逢时呢。 因为老张这家伙,经常跑过来北汽这边,而且基本上都来新厂区这里,反倒是老厂区那边,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 “川哥,领导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陈国华快步跟上于建川的步子,一边询问道。 后者也没有隐瞒,只说是去运动场旁边的那个白色大棚子那边。 “张领导不知道蔬菜大棚?” 听到这句话,陈国华心里更加惊讶了,不会是老薛没有上报给领导吧? 讲真的,他需要申请科研项目,直接找薛亚军就可以了。 毕竟他现在也是配件研究小组的组长。 虽说在设计部这边,他的直属领导是白礼春,但老白也就管设计这一块,其他方面,他想管也管不了。 真要是陈国华拿着蔬菜大棚的项目找到白礼春,白主任肯定要翻白眼了。 然而,薛亚军毕竟是二把手,这些科研项目应该是层层往上报才对啊。 总不能是因为一千块钱的科研经费,所以老薛直接隐瞒了起来?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也只是猜一猜。 领导层面的明争暗斗,他还是算了吧。 不能参与,当不知道! 运动场旁边的蔬菜大棚,陈国华见着了一众领导。 张逢时、段云平、薛亚军、田敬业等领导,全都在这儿。 饶是他脸皮厚,心态好,被这么多领导盯着,心头还是忍不住惊了一下。 不远处的老夏,还在刨土,叶茂昌和王怀水两人更是忙着从外面担农家肥进来。 所以,此时的蔬菜大棚内的味道,其实并不太好闻。 “小陈啊,听老薛说,这是你的最新发明?” 见陈国华进来了,张逢时面露好奇,指着头顶的塑料薄膜问道。 “额,领导,这不是我发明出来的.” 张逢时却摇头,“伱都拿出了那么具体的配方了,换做是任何一家塑料厂,只要设备没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制造出来了,怎么就不是你的发明了?” 陈国华闻言,只好傻笑着沉默不语。 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反正这个时候的技术,真的不值钱。 他拿出来之后,领导发现这技术有用,顶多就是奖励一顿饭,再不济就是奖励其他了。 可现如今的陈国华,房子、自行车、手表等都有了,貌似也没有什么可以奖励的了。 总不能说再奖励一只钢笔吧? “等下你把那些配方再整理一下,还有这个蔬菜大棚的技术方案整理好,拿来给我,听到没有?” 见陈国华不说话,张逢时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要不是我今天刚才来你们厂区,还不知道你小子又捣鼓出了好东西呢.” “既然有好的发明,怎么能藏着掖着呢?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啊,要改,听到没有?” 对此,陈国华除了点头,还能说什么呢? 张逢时也是需要功劳的嘛,所以他才会这么紧张,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经常跑来北汽制造厂了。 毕竟他作为汽车工业管理局的局长,虽说下属有很多单位。 然而,最争气的还得是北汽制造厂。 特别是陈国华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行动力和执行力都很强。 必须得好好培养! 接下来,张逢时又逮着陈国华,好好了解了一番关于蔬菜大棚的技术原理和相关预防方案。 越是往下听,张逢时、段云平等人都越发高兴,看向陈国华的目光时也更加温柔、炽热了。 这小子就是一个宝藏啊! 脑瓜子是怎么长的? 虽说大家都知道蔬菜大棚,当然也有不知道蔬菜大棚。 但多少听说过一些。 可却是没人想到要改进一下这些技术。 比如现在陈国华提出来的这种农用地膜,韧性、防水、强度、保温性能等等都非常不错。 利用这样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的蔬菜大棚,绝对能够在冬天种出蔬菜。 原本,普通的塑料薄膜,其实就可以让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三到九度左右。 但使用陈国华这一款改进过后的农用塑料薄膜,即便是四百平米的大空间,也一样可以保证温度升高十度左右。 这就是技术的优越性。 而听完这些之后的张逢时、段云平等人都想到了之前的安全带。 或者说,更准确的一点,那就是专利。 华润公司就在港岛,他们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资料。 一旦发现外国的那些塑料薄膜公司,生产出来的薄膜,还不如陈国华这一款,那么到时候就可以申请专利,接着大肆生产出口赚外汇。 于是,张逢时连午饭都没吃,就匆匆忙离开了。 中午饭,陈国华自然没有回家吃饭,而是被段云平他们拉着去了食堂小隔间吃饭。 陈国华觉得,自己都要成为小隔间的常客了。 几乎是隔三差五,他就能到小隔间这边吃一顿丰盛的午饭。 吃过午饭之后,陈国华满身酒气回到了翠花胡同,然后看到了四张幽怨的脸。 “哼,大哥你又吃大餐不喊我们了,我不高兴了!” “国华哥你又喝酒了?不是让你少喝一点么?” “大哥你下次吃饭的时候,能不能带一点肉回来啊?我也想吃肉。” 于沫离和三小只她们四人,直接把陈国华给包围了起来。 对于他又在工厂蹭饭这件事,她们早已经习惯了。 因为每次中午不回家吃饭的时候,必定是在工厂蹭饭的。 一周也就七天,除了周六这一天,陈国华一般不回来吃午饭,其他时间,必然是回来吃午饭的。 面对她们的‘关心’,陈国华只好表示下次一定。 小隔间的饭菜,有哪次是有剩菜剩饭的? 也就只有领导发话,让食堂那边留点肉,陈国华才有可能带肉回来。 否则的话,他就只能自个儿带回了。 从十月份他采购完粮食之后,又跟着参加运动会,接着就是十一月了。 一直很忙,连之前在太行山放野猪夹得来的野猪,他至今都还没处理一下呢。 更别说其他了。 而最近这些日子,家里还能买得到肉,因此陈国华就没想着动用空间里的肉。 毕竟从五九年开始,没粮食的日子,会持续三年多呢。 所以,不管是肉还是粮食,能省则省。 三小只和于沫离她们也只是跟陈国华开开玩笑,很快就推着他去午休了。 后者午休,那么三小只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 毕竟相比她们大哥监管她们,她们还是更喜欢于沫离一些。 起码后者偶尔还会让她们放松个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而她们只给她们十分钟的娱乐时间。 文津街衙门这边,张逢时气坏了。 “周领导,您不能这样啊.” 张逢时据理力争地说道: “这农用地膜本来就是我们北汽制造厂的小陈发明的” 他嘴里的周领导,名叫周德清,是轻工业部的领导。 前几天,京城塑料厂把农业地膜的技术图纸、配方和样品提交了上来。 刚巧这事儿就由周德清接手了。 老周此人也知道这技术很不错,接着就给华润公司的负责人柳冠中发去了电报询问关于国外塑料薄膜技术和蔬菜大棚所使用的相关塑料薄膜的市场情况。 后者已经开始调查这件事了。 然后今天上午,张逢时这位汽车工业管理局的局长,找到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的领导吕进雄。 也是要说农用地膜的专利问题。 好家伙,吕进雄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人家轻工业部那边已经行动了起来。 于是,这事儿差点没把张逢时给气炸了。 明明是他们汽车工业局的功劳,结果却是被人截胡了。 心中对薛亚军和陈国华埋怨的同时,也据理力争,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虽说都是集体利益,但毕竟属于不同部门嘛。 轻工业部是管着类似塑料厂这样的单位,而第一机械工业部嘛,下属有好几个机构呢,汽车工业管理局就是其中之一。 就因为这件事,得,不闹可不行。 大家都是老狐狸,当然明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道理。 然而周德清表示:劳资都吃进肚子里了,你还想让我吐出来? 没门! 张逢时气急败坏,可对方是领导,他不能直接对着干。 吕进雄这位领导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居然有些佛系,反正很不给力。 真是气人啊! 闹了老半天,最后这件事还是文津街的另外一位领导出面,这才解决了此事。 不过,张逢时有点吃亏,反正到手的奖励,少了很多。 汽车工业管理局也是需要很多进口设备、人才和资金支持的,否则的话,怎么发展啊? 大家都需要发展,都希望可以得到支持或者偏爱。 可哪有那么简单啊? “周领导,我可记住您了,下次保证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儿了。” 临走之前,张逢时还不忘放句狠话。 对此,周德清笑了笑,有一就有二,嘿,这事儿谁说得清呢? 下午,薛亚军还在厂里面工作呢,然后电话响起,他接起来之后,就被张逢时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我说老薛你当时怎么就那么贪心别人的三千块钱塑料薄膜呢?你是二把手啊,你是领导啊,你的格局能不能放大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