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段云平的话,让陈国华有些感慨。 是啊,有些事儿,就需要去坚持。 “领导,应该是我谢谢您才对,如果不是您的成全,我这也不可能造得出这些烟条棒” 旁边的薛亚军,已经听不下去了,直接转移到了奖励的这个话题上面来。 自从段云平十分重视陈国华之后,薛亚军就被边缘化了。 没办法啊,老段是一把手,他只是二把手。 所以陈国华即便需要申请什么项目,肯定是第一时间找到段云平才对,而不是他薛亚军。 唉! 奖励的事儿,都好说,陈国华虽然也期待,但也仅仅只是期待一下罢了,并不是很想着这些奖励。 第一机械工业部,办公室内,一场会议正在举办。 讨论的虽然是陈国华,但更多的是烟条棒、炮弹和火箭弹这人工增雨的三件套。 三件套还是陈国华提出来的,大家都觉得十分有意思,吕进雄也很快就说顺嘴了。 文津街这边,伍先生他们也在商量着事情,然后汇报给了上面的领导。 京城九十八号院,房大妈刚把洗好的衣服晾晒在院子里的竹竿上。 下一刻,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这杀千刀的老天爷,什么时候不下雨,偏偏我晒衣服的时候你下雨,诚心跟我作对是不是?” 气呼呼的房大妈,赶紧跑出来收衣服。 蒋大娘、姜唐氏、王大妈等人也都纷纷把衣服收回去,嘴里少不了念叨几句。 抬头的时候,却发现天空其实还是一片蓝色,咋就突然下雨了呢? 结果等她们把衣服收回屋里之后,再出来一瞧,好家伙,天空已经乌云密布了。 这乌云,来得也太快了吧? 不少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真的下雨了啊。 是的,连续干旱了一个多月的京城,居然真的下雨了。 很多住在城里的人,以前也是农民,当然也知道现在是春耕时间,既要给冬小麦灌溉,还要抓紧翻土,准备春小麦的播种工作。 现在都四月初了,再不种植的话,时间就晚了。 农民对农作物的播种、收成等都是非常清楚的,日子精确到每一天。 因为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深深刻印在基因血脉里。 这一场大雨,让全城六百多万居民,全都沸腾了起来。 即便是一些小屁孩,跑到大街上淋雨,被家长拿着棍子在屁股后面追着打,他们也是非常开心的。 文津街,领导看着屋檐下滴答掉落的雨水,伸手去接了一点。 “十八岁的年轻人,居然比中科院那些老教授还要厉害.” “已经安排下去了吧?” “是的,领导,已经安排下去了。” 接下来几天,陈国华就忙碌了起来。 很忙! 十一号仓库再次重启,承担了部分的生产制造任务,以及培训任务。 陈国华除了需要负责培训从其他单位过来的工人,还需要整理技术资料。 加上他原本的工作职责,所以他只会更加忙碌。 这些天的段云平,神清气爽了很多,连着几天中午,都把陈国华拉过来食堂小隔间这边,给后者开小灶。 食堂小隔间的饭菜,绝对是非常美味的,关键是还有酒。 关于奖励这部分,似乎已经被遗忘了。 段云平没有提,陈国华也没有问。 但大家都知道,奖励肯定不会少。 一周之后,十一号仓库又送走了一批工人。 “段书记,这培训工作,我不想干了,太麻烦了,而且我不适合干这样的工作” 送走一批人之后,陈国华当即就跟段云平申请离开十一号仓库了。 “老章这位老师傅就很不错,他本身也是八级工,而且现在技术也十分熟练了,不如就交给他来负责这培训工作吧?” 段云平都还没开口,陈国华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所以他是早有预谋,导致段云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行吧,那就让老章试一试。” “好,谢谢领导。” 陈国华闻言,顿时大喜地说道。 相比让他一直困在十一号仓库,一直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他更希望回到配件研究车间待着呢。 得到段书记的首肯之后,陈国华当即就回到十一号仓库,宣布了新的培训师任命。 老章闻言,臊得脸色通红,不停地罢手道: “陈所长,我不行啊,您这不是害我嘛” “我总共才认识几百个字,怎么能教人啊?不行不行不行!” 章宗方真的是害怕坏了,也深知自己能力不够,哪里敢接这个任务啊? 来这边参加培训的其他单位职员,大部分都是有技术的工人,还有是中专生,甚至有大学生。 尽管他是一名八级工人,但他拢共才认识几个大字啊? 所以他哪里敢应下来当什么培训师啊? 陈国华哭笑不得地看着不停自我否定的老章,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过了一会儿,他这才拉着老章到一旁,跟对方聊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说服了对方。 因为当这个培训师,仅仅只是培训那些人,如何制造烟条棒、炮弹和火箭弹这三件套,仅此而已。 又不是让老章教别人怎么读书识字。 所以,一些鼓励的话,一番强有力的说明,简单对比,给足对方信心,这事儿也就成了。 再说了,搞不掂的话,不还有他陈国华嘛。 于是,章宗方走马上任,成为了十一号仓库新上任的培训师。 从这些繁重且重复的简单工作中脱离出来的陈国华,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咦,陈组长,您不用再回十一号仓库了么?” 配件研究车间里,老半天过去了,李寿同发现陈国华居然没有离开。 顿时感觉十分神奇,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你很想我离开吗?” 陈国华翻了一个白眼,看向对方道: “混料机还没检测好么?” 混料机这一款机器,难度系数有点远超想象。 加上最近这段时间,陈国华不是在十一号仓库忙着烟条棒等三件套的事儿嘛,所以碳纤维生产制造设备的研发进度,瞬间就放缓了很多。 单纯靠马云禄、李寿同他们这些人,效率肯定是会变慢的。 而陈国华回归之后,混料机是制造出来了,但在检测过程中,质量把控这快,还是出现了一些瑕疵。 对于碳纤维来说,任何一点瑕疵,最后制造出来的碳纤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以说,会跟最初始设计的碳纤维,有着天壤之别。 “额,还在检测当中.” 李寿同闻言,应了一声,然后赶紧脚底抹油离开了。 就在陈国华准备过去看看的时候,门口这边,段云平、薛亚军等人走了进来。 领导的队伍里,还多了几位陌生的领导。 陈国华还以为是关于奖励的事儿呢,没想到却是关于成立一家三件套生产制造厂的事儿。 第一机械工业部这边已经争取到了,新成立的京城增雨设备制造工厂就放在该部门旗下。 考虑到京城用地的关系,增雨设备制造厂就设立在京郊朝阳外。 这个地方,其实已经有些靠近双桥农场了。 在这个时候,朝阳地区的土地已经有些紧张了。 能在这个时候,还能找到这样的场地已经十分不错了。 现在过来的几位陌生的领导,看气质就知道是刚从部队里转业的军人,身上的军人气质还十分浓烈。 在段云平的介绍下,陈国华才知道这个厂的一把手叫王品权。 王品权现在来见陈国华,自然是希望能得到后者的帮助。 “这个简单啊,王书记您直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我绝无二话。” 对此,陈国华倒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然鹅对方却表示,希望陈国华能来他们厂担任技术顾问。 “到你们厂任职就算了,不过我可以过去帮伱们的工人培训” 陈国华闻言,想都没多想,直接就拒绝了。 “而且如果是培训的话,其实我们的章师傅,他就很厉害,完全可以胜任.” “关于三件套的那些技术,他也十分清楚” 他并不想从十一号仓库的泥潭里刚出来,又被拉到京城增雨设备制造厂这个深渊里。 王品权一听,顿时满脸失望,但也知道陈国华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确实不太可能过来帮他们。 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陈国华能继续改进一下这些设备、散播装置等等. “没问题的王书记,就算您不说,我也会跟进的.”陈国华满嘴答应,心里却没有什么想法。 这三件套已经是当前他能拿出来的极致了。 如果还想改进的话,那么就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电脑技术、卫星系统等等了。 否则的话,短期内来说,这烟条棒三件套就是目前最好的装备了。 人工增雨的办法,除了飞机散播之外,就是车载式等办法了。 所以他现在弄出来的这三件套,完全是够用了。 反而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是对天气的监控、湿度等方面数据的测量和精确计算了。 然而,以现在极度缺乏的人才储备和落后的技术,最起码在十几二十年内,很难再更进一步了。 注定了看似作用巨大,实际上又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单位,陈国华自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等王品权他们离开之后,段云平这才对陈国华说道: “下周你准备一下,到时候跟我去见领导。” “好的,没问题。” 后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因为他大概知道,这很有可能就是奖励了。 论功行赏嘛,这很正常。 在最近这一段时间内,北汽制造厂生产出来的烟条棒三件套,都已经被运走了。 而且是第一时间被运走的。 它们都被运送到燕赵之地、孔孟之乡等地方,进行人工降雨,减轻当地的干旱情况。 从后续的反馈来看,烟条棒等三件套,那是真的很好使。 关键是它们真的很便宜。 特别是烟条棒,直接在山坡上燃烧就可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