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4章 转眼又是三年-《我在明末手搓万物供养百万大军》


    第(3/3)页

    然而韩昔话才说完,马上辛军师上前劝谏道:“大王,如此恐怕不妥,这些受灾地区本就是在一些道路难行的山区,如此并不利于制作商品的流通。”

    闻言,韩昔觉得有几分道理,他是在宜川县内待过的。

    从附近乡里将土豆运送回县城十分的麻烦。

    路上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后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救灾往里运粮时,十石就要去掉三石,成本巨大。

    这些山沟里的州县产生的经济利益并不大,说不定还要赔钱。

    但你又不能不占领了。

    因为中间的平原,就是靠着这些山沟内的州县作为屏障守护着。

    “那就推广他们种植玉米吧!”韩昔最后有些无奈说道。

    玉米有山中水稻之称,就算在山沟里也能有两石左右的产量,如果加上系统培育的化肥,那达到三石一亩也是没问题的。

    这产量可是比小麦多了三四倍。

    如此就算遇到灾年,也不会饿死人了,如果正常年景,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将这笔钱还上了。

    “大王英明!”辛军师拱手称赞道。

    韩昔摆手,估计就算他不说,很快就会有奏折呈上了。

    和一众军师闲聊了一些事情,韩昔便离开议事殿。

    现在身份不简单了,而且京师人口这几年一直在上涨。

    所以京师街道上的人十分多,韩昔也无法如同往常一般,随意出去外面视察了。

    不过韩昔却是可以改头换面去,通过穿梭门,去其他地方视察。

    今日,韩昔就准备去河北最南端的大名府看看。

    此时南面和明朝的边界线就是以黄河划分开来。

    大名府此时可以说是在前线州府吧,已经被收复一年多的时间,但境内的反抗势力和盗匪十分的多。

    平凉军掌控的力度还没下到乡野。

    不过衙役的爪牙已是蔓延过去。

    此时十六万的衙役大多都分布在山东和河北往南一带,谁让这些地方土匪多,士绅也多,还有不少的反贼活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