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穷,不仅仅体现在吃不好穿不暖,它还刻在精神里。 宗永村的人不懒,一睁眼就去地里干活,干到月亮高升,再吃个饭洗个澡,往床上一趟,一睁眼又是第二天,继续干活,有着像土地一样旺盛的生机。 但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无论村里人怎么勤奋,好像永远只能解决温饱。 还好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勉强让高志业读到了初中。 他成绩优异,可以去读市里的重点高中,可惜家徒四壁的窘境没办法承担他读书的费用。 同村的伙伴大多选择了去打工补贴家用。 那时改革春风吹满地,要么留在村里接过地里的活、找镇里找工作,要么去省会搞小商品批发、摊地摊。 高志业非常不甘心,“爸,我要读书,我想继续读书。” 高父高母沉默,没有回答。 昏暗烛火微闪,打在窗户上的影子佝偻着。 “算了,我明天去镇上看看,听说鹏子说味精厂招人。”高志业十分失落,又懂事的藏了起来。 只是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哭了很久。 他心里清楚,自己正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迫于无奈他走向了一条一眼望到地的道路。 然而第二天,高父塞给他一叠钱,一分一角大团结凑成一百多,让他去市里读书。 —— 【嘶,以前的日子好苦啊,穷人家想供出一个读书人太困难了,哪里像现在又是义务教育又是免除学杂费,还有国家助学贷款。】 【不说了,我马上去写作业!那个年代大老板都能考到市重点高中,我也能!】 【不是家里穷吗?哪里来的钱?还一下子拿出一百多,你知道当年的物价吗?编故事好歹也想想网友的智商,我们没这么容易被你骗/笑哭】 【确实感觉怪怪的,一会儿说没钱,一会儿又拿出这么多钱,总不能大老板他爸去抢劫了吧?又或者老实本分的庄稼汉背地里其实是干走私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