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钱权作为拍摄者,他的起跑点肯定比运动员们靠前,等于是有一个距离优势。 但,问题是,在跟拍的过程中,他全程维持住了这个领先优势。 而且,他跑的还是外圈。 这意味着,他刚刚的速度和第一名的同学保持了同步。 哪怕对方在最后冲刺的时候,也没能追上他。 这个难度就大了。 既要保证拍摄,又要保证不掉队,一定程度上来说,他要比跑在第一位的那个同学还要快一点才行。 根据裁判计时器显示,刚刚结束的这一组,排第一的同学最终成绩是11秒01。 这是不是意味着,钱权的百米成绩,比11秒01更好? 他把摄像机还给赵小玲,说:“可能会有点晃,你回去看怎么调一下吧。” 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刚刚自己做了什么。 “班长,你刚刚扛着摄像机第一个冲到终点的啊。”赵小玲道。 “因为我跟他们起跑线不一样啊。” “可是,你跑的外圈,差距并不大,而且排第一的那个同学直到冲线也没追上你。” “如果被他追上,那我还拍啥?” “不是……重点是,你扛着摄像机都跑这么快,如果你也在场上比赛呢?” “我已经报了两个项目了。”钱权笑着解释道。 “好吧。”赵小玲总感觉钱权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回避她的问题。 重点全部跑偏。 然而,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尽管比赛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没注意到钱权举着摄像机狂奔的雄姿,但比赛结束后,随着视频在各个群里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那神奇的一幕。 “强烈要求钱权参加百米比赛!” “举着摄像机都跑这么快,如果正常跑不得起飞了?” “虽然我也想看钱权真正的百米实力,但他已经参加两个项目,而且都打破了校纪录……咦,怎么说完更想看了!” “可以让他名誉参赛,不算冠军,但如果他真的能破校纪录,可以算额外加分。” “支持。” “+1,没别的,就想看校纪录被打破。” 类似的话题从小群传到大群,再到更大的群,大家发现,很多同学都持相同观点。 百米毕竟是自带光环的一项运动,如果有人有机会在这个项目上突破一二,大家都乐意看到。 “如果我们知道有人能打破校百米纪录,却因为赛制而不允许他参赛,这是不是一种损失? “我的意思是,万一他跑进10秒以内了呢?” 某个微信群的某个同学开玩笑似的发了这么一条留言,瞬间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如果他真的跑进10秒,保个研不成问题吧?” “保研,那恐怕全国高校排队等他保。” “可以这么说,如果钱权真能跑进10秒,那么他之前取得的所有成绩都将会因此黯然失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