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氏清醒-《长姐难为》
第(2/3)页
“英子啊,你这个孩子生下来,要是不想为云峰守着,娘也不怪你。要是有那个好的,你就再走一家吧。”李氏看着英子,就想起来云峰,不由得眼睛又红了。
英子一听这个,眼泪就掉下来,“娘,俺不走,俺还得把云峰的孩子拉扯大呢。这是云峰的骨血,也是俺的命啊。”
李氏和英子又抱在一起,哭了一场。哭过之后,李氏拍着英子,“好,都依你,你想怎么样都好。如今最主要的,就是养好你肚子里的这个,总得给云峰留下个血脉来啊。”
这娘几个坐在炕上,哭一阵说一阵的,渐渐地心里倒是不再那么哀伤了。人已经死了,她们就是伤心难过的不行,也无济于事,最重要的,还是怎么样好好活下去。
“玉梨,大姐过来了。”外头亮子的声音传了进来。
李氏一听,知道是玉桃来了,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快,赶紧进来吧。”
屋门被推开,一个挺着肚子,满脸皆是泪痕的女子从外面进来。“娘,我回来了,我回来看您了。”进屋的正是玉桃,她几步走到李氏的面前,看着母亲就不由得掉了泪。
刚刚王亮子去栓子家,找到了玉桃,就把韩家的事情全都跟玉桃说了。到底是骨肉亲情,终究也是忘不掉的。再者人已经走了,玉桃就想起来父亲和哥哥的好处来,跟着好一顿哭。又听说李氏他们就在城里,而且李氏还曾经疯癫了一阵子。玉桃就忍不住了,非得要过来看看母亲不可。
玉桃当初到山上,就跟栓子看对眼儿了。当然了,玉桃难免也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思,就在栓子要去放排的前一夜,跟栓子睡到了一起。也没想到,就那么一晚,玉桃真的就怀上了。栓子已经托付了家人照顾她,于是栓子的家人就把玉桃领回家去了。后来玉桃有喜,栓子的家人也是很高兴,拿玉桃倒是还挺看重的。
如今玉桃怀孕,已然七个来月快八个月了,刚刚栓子的家人不放心,就打发了栓子的大侄子跟着一起过来的。
玉桃见了母亲和妹妹,亲人见面,难免伤心,又是一顿哭。“娘,如今我也在城里呢,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我。栓子对我很好,张家的人对我也很不错,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帮你的。”李氏痛哭了一场之后,眼神就灵活清明了不少,她抱着玉梨,轻轻的拍打着玉梨的后背。“不哭了,不哭了,闺女不哭了。事情已经这样了,咱们都不哭了。”她见玉梨还是哭的很伤心,又反过来劝玉梨。
王亮子上前,扶起了玉梨,“媳妇,你不能再哭了,如今你刚刚怀了孩子,再哭下去,就伤到孩子了。地上凉,赶紧起来。”
玉梨还在抽噎着,不过哭声已经停了。“娘,我现在跟了亮子了,我们在山场子呢。亮子当木把,我和亮子娘给人家做饭。”
李氏已经认出来王亮子了,听见他叫玉梨媳妇,就知道自家的闺女还是跟王亮子在一起了。“好,你能有个依靠,比啥都强。娘当初糊涂啊,害的你们姐妹都没能正正经经的嫁人过日子。如今你既然跟了亮子,娘也就不说啥了,好好过日子吧。”
李氏搂着玉梨的肩膀,很是和气的朝着亮子道,“孩子,玉梨命苦。我们这些当爹娘的,为了自己个儿的私心,让玉梨受了不少的苦。你别嫌弃她,跟她好好过日子吧。”
王亮子上前来,规规矩矩的给李氏行了礼,“岳母,您放心就是,小婿一定会照顾好玉梨的。小婿没别的本事,就是一身的力气,挣口饭吃养活媳妇和孩子倒是不成问题的。”
李氏见亮子憨厚和气,对玉梨也是真心体贴,不由得心里还好受了点儿。她如今没了丈夫和长子,对于剩下的这些孩子,也就更是上心了。“对了,玉梨,你大姐呢,玉桃她在哪里?当初你们不是一起走的么?”
“我大姐,也跟了一个木把。如今我的大姐已经怀孕快八个月了吧?应该是也在县城里呢。娘,你想见见我大姐么?要是想见,就让亮子去找。亮子知道那户人家住在哪里。”玉梨也是很长时间没见到玉桃了。前阵子,只是有人捎信到山场子,说是栓子家,全都搬到县城去了。玉梨心里总是惦记着,如今这么乱,也不晓得玉桃怎么样了。
李氏闻言,就愣了一下,“你是说玉桃就在城里?怀孕了,快八个月了?那我岂不是就快要当姥娘了么?好,真好,你们姐妹只要过得好,那就行啊。”李氏笑了起来,这是韩仁和云峰走后,李氏头一回笑呢。
亮子一见这情形,知道李氏还是想见玉桃的,于是就转身往外走,“玉梨,你陪着娘在这好好地说会儿话,找找玉桃。来的时候,栓子还说呢,让我去看看玉桃,也不知道什么样子了。”
“等等,你去了,还是别说我爹和我哥的事情,我大姐如今身子沉,别再惊动了她。”玉梨连忙嘱咐了一句。
“这就不对了,她是韩家的闺女,韩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怎么能不回来看看啊?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去把玉桃找来。”王亮子摇摇头,然后就从屋子里出去了。
等到王亮子走了,韩月娥这才上前来。“大嫂,你总算是好了。这些日子,可是把几个媳妇给愁坏了。你啊,也别寻思太多了,事情依然到了这步,再想别的也没用。你这还有云峥和云嶂呢,再说了,英子和月儿还怀着孩子呢。你这都要当祖母的人了,更应该好好的保重自己,帮着把孩子养大,这是韩家的骨血,也是韩家以后的希望啊。”
李氏扭头,看了看英子,又看了看站在门外,十分关切的朝屋里看过来的月儿。尤其是月儿七八个月的大肚子,李氏的眼中,又有了新的期盼。“他大姑,你说的对,我是该打起精神来过日子呢。这些日子,多亏了他大姑的照应,要不然,这一大家子,还不知道能成个什么模样了。他大姑,谢谢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