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哎呀,兄弟,给额办事儿哪能让你出嘛!额蒙(我们)家出。” “嗷哟,三哥,你一直出车出人的帮额蒙(我们)做生意,哪能让你出嘛!” “不能这么说,兄弟,额和额二姐夫都在你蒙(你们)这里挣钱,哪好意思让你蒙(你们)出嘛!” “一码是一码,既然是兄弟,就互相帮衬嘛!就这么定了,别争了,咱们弄饭吃,然后看今晚怎么住。” “额去烧炕,从今天起咱们这炕就烧起来,太冷了。”石头村长自告奋勇。 因为还未入冬,加上炭火的温度高,炕随便一烧,室内就温暖如春,本来还发愁晚上只有三床被子,四个人没法盖呢,现在倒好,不用盖被子都不会冷。杨柳方和李桐福是第一次睡炕,感觉烫的皮疼,夜里起来喝了好几次水。最后索性把被子掀开,垫到下面才睡着。 杨柳方和石头村长照例在5:30的闹钟响起时起床干活,李桐福也起床给大家做早饭,只有王山多睡了一会儿。但台锯一响,他也睡不着了,索性也爬起来在一旁看他们开木方,看忙不过来时,伸手帮他们把开好的木方码好,然后用绳索困扎压紧。 吃完早饭后,王山把李桐福送到村部,找他岳父说明情况,请他岳父派人给找了一辆拉沙子的车,捎李桐福回西州成,自己则赶着马车回王沙湾帮助家里准备定亲礼。 80年代的西州定亲仪式较为隆重,既然男女双方已经找了米阴阳择定了10月19日的吉日,男方家就要准备订婚礼,一般家庭必备的礼品是:两瓶酒、两条烟、“方子”、“礼当”布料、成双的衣服。其余像花馍馍、瓜子喜糖等也要准备一些。尽管已经是80年代后期,在西北筹备这些物资还是比较困难的,又何况像王山和银花家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的村干部人家,礼品更是要比普通人家丰盛。 李桐福回西州办完事儿回来,给杨柳方和自己一人带了一件军大衣,和一双里面带羊毛的大头鞋,说是张锋带着他找到老首长在部队大院里的商店买的。接下来的一些日子,李桐福一边出去卖货,一边帮助王山和他父亲筹备定亲礼。李桐福充分发挥了他生意人的头脑,把礼品准备的又丰盛又好看。 在征得银花大的同意后,又让张锋开车来接他们去了一趟同学王艳华工作的供销社去买了“礼当”布料和成双的衣服,顺便邀请了艳华一定参加他们的婚礼。王艳华除了祝福他们,还答应一定参加,并给银花送嫁。 转眼到了1987年的10月19日,这对王山和赵银花来说是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日子,这一次除了谈恋爱时作为甜言蜜语的海誓山盟之外,真正的在双方家长和媒人的见证下,确定永远在一起的日子。一大早,王沙湾村里的人们都开始准备了,从村口的黄土道开始洒水,准备迎接王山他们的到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