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想吃什么啊?” “肉。” “臊子面。” “面。” 大家七嘴八舌地嚷嚷。“停停,额(我)听到了,大家佛(说)面的比较多,杨老板,明天咱们就让大家吃顿臊子面,敞开了吃哈。” 五一节一早,李桐福吃过饭就被石头村长拉着往雁滩驶去。自从杨柳方和李桐福互相寻见对方,李桐福一直在帮杨柳方做生意,还要负责管理工厂的后勤采购事宜。作为兄弟,李桐福自己倒是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可杨柳方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他想起阿哥给他提起过的皮革买卖,春节回去考察完回来,他一直忙,忙着申领营业执照,忙着办工厂,还没来得及问阿哥考察的情况,他决定晚上会餐后和阿哥好好沟通一下。 下午三点钟左右,二人返回来,带回来五十斤猪肉,一编织袋胡萝卜,还有一块豆腐,二十多斤机器长面。平时晚上没饭的食堂,下午四点就冒出诱人的香气,等熬完臊子,把面下好的时候,还未到工人下班时间。大师傅过来请示什么时间开饭时,杨柳方想都没想:“随时,师傅。毕竟是法定假日期间,大家辛苦了一天了,也不在乎这一个半个小时了。” “好,准备好了,现在就开始吧。” 会餐依然是石头村长来主持,大家各自拿起自己的饭盒,排队等大厨捞长面,浇臊子。不一会儿满饭堂都是“呼噜呼噜”吃面的声音。很遗憾的是,大蒜没买,食堂里剩的还不够一人一头。 晚上等工人散去,杨柳方拉着李桐福烧开水洗澡,把平时用来喝水的四个暖瓶和一个茶壶都灌满。取出专门买来洗澡的大盆,兄弟俩坦诚相对,聊起了皮革的事情。 “阿哥,咱们这一段一直忙,也没问你皮革生意的进展,你回去考察后感觉怎么样?” “阿弟,我回老家大年初七就去几家相熟的皮鞋厂、服饰厂考察过,根据他们的描述,如果把利润分摊到各个环节,的确是不赚钱了。” “都有哪些环节呢?” “主要是运输,你知道我们路上看到那些西藏、青海这些地方来西州这里卖皮子的都怎么运输吗?” “不就是赶着马车拉回来的嘛。” “不不,他们赶马车运只是到西州的黄河渡口,然后在渡口用羊皮筏子通过水运运输到内蒙,再和内蒙的皮子汇聚起来,一起运往张家口、肃宁等皮革加工的地方。” “喔,原来如此,怪不得量那么大,是几个省的生皮汇聚在一起的啊。那怎么运到我们那边呢?” “咱们温州的皮革一部分来自海外,通过远洋货轮运输,一部分从肃宁这些皮革加工基地运输的粗略熟过的皮子。这些到了我们那边要进行二次加工。所以刨去这些环节,如果从这里直接收购生皮贩运到我们那边就没钱可赚了。” “阿哥,你要不要加热水?”杨柳方感觉水凉,给自己加了半暖瓶,热水烫着皮肤十分舒服。 “我也加点。”说着接过杨柳方手中的暖瓶,把剩下的半暖瓶倒进了自己的盆里。 “阿哥,那就意味着这个生意没利润呗。” “也不能说没利润,看从哪些环节入手。比如如果我们在这里收购生皮,直接像我们老家那样也做个小型的加工厂来熟皮,然后直接做成皮鞋、皮带和皮衣销售,就没有了中间的生皮运输成本,那利润就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