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大时代背景下努力的人-《春风又绿杨柳岸》


    第(2/3)页

    二人定下来之后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到了中午,杨柳方刚好量完所有的家具,在菜农韩大叔的陪同下,走出来,看到不远处的树荫下,秦家军在下面蹲着在等他,他已经换了干净衣服,旁边的地上放了一个军用挎包,里面应该装的是他干活的衣服。韩大叔因为要去菜地,就没和他们一起,杨柳方就和韩大叔告别,向秦家军走去。二人见了面,相跟着去了村里的一个牛肉面馆子。

    他们一人要了一大碗牛肉面,秦家军还要了一瓶啤酒。

    “干体力活,喝这个解乏。”

    杨柳方因为喝酒不行,所以就要了一瓶504汽水。二人边吃边聊开了。

    原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党逐步调整了国家的对外方针和政策。按照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进行一次大裁军,国家决定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年底,我军一共要减少员额100万,这是我党我军为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采取的一项重大行动,也是我国政府为维护世界和平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与其他国家只喊口号不同,我们言出必行,为保障世界和平做出表率。

    在这个大背景下,秦家军所在的部队在八月份也被裁撤了,因为他在部队是排长,不同于战士的复原,他属于转业。所以他被分到一家印刷单位,在里面担任安全保卫工作。因为人和档案关系已经离开部队了,相应的他在部队的那间宿舍也被收回了,分配给其他有需要的军人。在部队这么多年,秦家军拿到了一万多块钱退伍费,他利用这笔钱,又和其他战友七拼八凑借了三万块,可丁可卯地在西州北关在妻子艳华单位附近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买完房子也没钱装修,就把原来房子里杨柳方为他们赶制的新婚家具什么的,一股脑地搬了进去,夫妻二人就算在西州城里安顿下来了。

    他在印刷厂保卫处工作,一个月100多块钱,艳华一个月还没他高,西州城消费又高,二人在除了水电、吃喝一个月也剩不下什么钱了。但借下的几万块钱的债是要尽快还的,那个年代谁都着急用钱,没办法秦家军只能在工作之余出去打零工。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出去打零工,难免耽误印刷厂的工作,加上他在部队养成的耿直的性格,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作为安保人员不占公家便宜,职责所在,更是见不惯单位那些人下班夹带废旧书报、包装纸箱什么的出去,抓了几次之后,单位那些人骂他多管闲事,名面上不敢反抗,背地里穿小鞋告歪状的事儿时有发生。他在单位工作的愈发不顺心。

    秦家军一生气就从印刷单位辞职了,辞职之后最开始他跟着别人打短工,干苦力。因为在部队开车对于汽车修理、汽车电路什么的比较精通,碰到一些人家装修他也能帮助电工打打下手,穿穿电线,排排水管什么的,算半个大工。这样每天赚的反而比在印刷单位当保安要多的多。

    这次碰到杨柳方的这个客户家新房竣工后要拆脚手架。本来他是作为司机过来的,但看到拆脚手架的工人不够,为了多赚一份儿钱,他也参与脚手架的拆卸了。

    二人吃着面,杨柳方听着秦大哥的述说,看着他被晒得黝黑的面庞,对这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大哥更加敬佩。人无论在困境还是逆境,都要努力的让自己过得更好。他想帮助秦家军,可又不知怎么说起,就没话找话。

    “秦大哥,你每天都在哪里等活呢?”

    “就在北关黄河劳务市场。”

    “活好找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