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山村里月黑风高,村民们居住的窑洞本就分散,加上都是羊肠小道,尽管有两台矿灯照明,扛着物资走路还是十分困难。众人累的气喘吁吁的才到了第一户村民家中。敞开的院子内没有院门,院子里也没有植被,如果不注意,根本不知道这里还有一户人家。刘支书站在院中喊户主。 “金肥(水),金肥噢。” “哈呀,支福(支书)啊,这黑街揍撒嘛!” “省上结对子扶贫地人来咧,你派个人出来迎一哈嘛。” “噢。”一阵呼喝声中,一个小男孩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站到了院子中,杨柳方手中没有矿灯,不能聚光看看他们家的窑洞门口在哪里。但灯光下能看到男孩穿一件破破烂烂的宽大的上衣,下半截确是光着腿赤着脚的。杨柳方看到他在地上的脚因为寒冷微微颤抖,忙让工作人员把皮衣和大头鞋给他,男孩接过后,忙转身跑了。灯光跟着他杨柳方才看到,在一处立壁的角落里,有一个门洞。说是门洞其实就是一个一米多见方的洞口,没有门,小男孩钻进去的时候屁股都露出来了,杨柳方才知道他下半截根本没穿衣服。 “金肥(水),还有铁锹和一把椅子,你穿上尕娃带过去的衣服,出来接一下哈,感谢人家扶贫领导一哈嘛。” 支书说完,好久里面没有回声,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来,杨柳方借着灯光走向洞口前,听见里面有呜呜的哭声。杨柳方想可能是被感动哭了,正要示意大家离开,那个小男孩又从洞口里钻了出来,身上还是那件破烂的宽大衣服。他刚出来,后面还有一个,看头发像个女孩,上身光着,下身裹着一块破布,二人出来看到杨柳方站在那里都不动了,没想到后面还有一个更小的爬出来,身上干脆没穿衣服。杨柳方想上前抱他,没想到他又爬进去了。还没回身,那个男孩和女孩齐齐给他跪下了,杨柳方一下不知所措,刚想要去扶,二人齐齐又给他磕下了头,这下他可慌了。 “锋哥,三哥,快。”这两年张锋老给他当司机,所以习惯性的第一时间喊张锋,一般在公共场合他会喊张经理或者张主任,这一着急把私下称呼都喊了出来。俩人闻声上来把两个孩子架起来,秦家军带着工人来,把一把铁锹和两把椅子给他们带进窑洞。杨柳方怕他们再有什么不妥的举动,示意大家离开去下一家。 下一家一共兄弟俩,现在有一人在帮他们扛东西,路上书记把那人叫到前面,杨柳方问他家庭情况,发现他听不懂,就让王山当翻译。才得知父母已经故去了,兄弟二人都没讨到老婆,现在还是光棍,身上这身完整的衣服就是为了讨老婆时出门穿的。可甜水村一年到头总是打饥荒,除了一年种那几分地的洋芋,其他没什么营生。所以只见出嫁的女子,没见娶回来的媳妇。 到了他家,窑洞倒是比第一家的像样点,也没门,但门洞大多了,人可以走进去。不一会儿家里兄弟穿着新发的皮衣和大头鞋出来了,灯光下看二人身高差不多,都是面黄肌瘦的。杨柳方让秦家军把物资分发给他们,继续下一家。 窑洞居住对地形和土崖要求极高,所以村民们居住的较为分散,他们来到第三家感觉距离第一家有二三百米远,加上总是爬高上低的,很快杨柳方累的大汗淋漓,但他坚持着到了第三家,这家境况也差不多,家里五个孩子,不过有一个姑娘已经定亲了,男方送了一架子车洋芋来,一家人不至于挨饿。 “刘支书,都吃不上饭了,为什么他们还要生那么多孩子呢?”杨柳方问,看支书有点懵,才知道他没听懂,让王山给翻译。 “吃饱天黑没事干,不造娃干啥。”支书的一席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杨柳方也笑了,但他觉得很悲哀。 “你问他,计划生育不管吗?” “管啥呀,路不通,饭都吃不饱,娶个老婆比登天都难,他还能不让费(睡)。费(睡)了就有娃,罚款又木得,抓人巴不得。”支书说了一堆绕口令一样的话,杨柳方大致明白,但那些村民哈哈笑,倒是挺喜欢。到了第三家,已经定亲的姑娘出来领取物资后,大家离开,这时几乎都走不动了。 “前头是额屋,杨领导,额就一个儿子在乡上看大门,额是党员,要遵守计划生育地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