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塑料厂和集团供销社二层改扩建工程陆续建设完工后,建筑装饰公司最近没有新的项目进来。受到市建委的委托,正好闲下来的工人们顺手代劳拆除西州批发市场,虽然不能为集团带来太大收益,但不至于让工人和设备闲置。石头书记带领二十多名工人进场之后,才发现项目远比他想想的要庞大,因此十分艰难。二十多名工人,四辆卡车,在偌大的市场内小如蝼蚁。 这里当初毕竟是西北五省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3000商户的场地,二十个人很难完成,但合同已经签署,如果现在放弃就意味着违约。正当石头书记一筹莫展之际,杨柳方带来了好消息。 原来西交会闭幕后,省扶贫办召开了全省结对子扶贫大会,会上各结对子的企业单位汇报了扶贫工作的进展,各单位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且因这些问题,第一阶段的扶贫工作都不尽如人意。有的单位见投入见不到效果,直接在扶贫办会议室内表达了放弃的意愿。省扶贫办领导也很着急,要求大家共同商讨对策。 参会的都是各大企业的负责人,大家对于企业管理以及市场商品化都十分熟悉,经过讨论,很快就形成了“以工代赈”的统一思路,即各扶贫结对子的企业为所结对子的村子,提供相应工作岗位,让结对子的贫困村村民靠自己的劳动挣取工资来脱贫。报经省委表决通过后,全省以工代赈工作会议很快召开。按照“突出重点,照顾一般,集中投入,注重效益”的原则,切实落实以工代赈,重点安排全省41个极度贫困村村民进结对子的企业工作。省扶贫办根据接收岗位的数量,申请由省财政拨款对这些贫困村务工人员予以补贴,政府和企业合力完成扶贫攻坚。 石头书记听完这种方案后十分高兴,这下人荒问题就解决了,还能拿到省里的补贴,立即请杨柳方安排时间,他亲自去甜水村挑选村民。杨柳方让他联系秦家军,因为秦家军现在负责集团与天水村的结对子扶贫工作,二人开着卡车一起去甜水村挑人。 现在石头书记已经是全省闻名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仅仅六七年时间,将一个吃不上水,每年靠国家救济,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贫困村,通过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企业入驻,为引进企业还亲自带领全村人民自费修路等各种措施完成脱贫。脱贫后不忘初心,继续带领全村人奔小康,能进工厂的进工厂,不能进工厂的跟着自己进建筑装饰公司,让自己管理的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工业村、富裕村。他的到来,让甜水村的刘支书很是重视,还专门组织群众,让石头书记给大家讲话。 石头书记本不善言谈,壮实的身体由于在建筑工地常年风吹日晒,显得黝黑而健硕。憨厚的他从自身实际出发,推己及人,号召大家不能靠“等、靠、要”,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努力奋斗,挣取早日摆脱贫困。他要求村里每家每户都出一个人随自己进城,做批发市场的拆除工作,男女都要,以男人为主搞拆除,女人负责打扫卫生,烧水做饭。还提出“大干三十天,拆除批发城”的口号。 石头书记在刘支书的带领下,从甜水村挑了60多名工人,因为村子比较穷,大家吃穿都发愁,有的人家就一床烂被子。石头书记和秦家军商量后,给李桐福汇报,干脆让这些人什么行李都不要带了,集团出钱让老陈给批发一批劳保用品分给大家,李桐福听后欣然应允,这可比给村民每家建鸡舍要省钱多了。就这样,石头书记和秦家军带领60多名工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回程的路上石头书记和秦家军闲聊,说看到了现在的甜水村,就想到当初的石圪村,一样穷,只是自己果敢,村民听话,加上国家政策和集团神助攻,很快脱贫致富,有了这好日子。还豪横的说:谁不听话就开除他的村籍。 讲到村籍,二人又聊起来现在分房的事情,秦家军说起来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他想让石头书记劝劝自己村的村民,离工厂近,就不要和外村的抢住房资源了。 “那肯定不行,不是我护短,房在我们村,付出也是我们村民付出的多,享受福利也是我们先享受。” “石书记,你得顾全大局呢,如果外村人因为这个闹起来了,家具厂是不是得搬走?” “这个你说了不算。”二人谁也说不过谁,一路僵持着回到西州城,安顿工人。 通过以工代赈,石头书记暂时解决了拆除工人问题,集团公司也完成了省里的扶贫任务,现在终于轮到解决住房问题了。会议是秦家军委托艳华召集得,根据集团公司管理规定,除了杨柳方,只有李桐福和艳华可以召集集团管理层会议。集团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都来参会,现在供销社二楼的会议室显得有点小。大家在会上集中讨论宿舍楼销售和分配问题。 房子毕竟是每个家庭一生的大事,大家都为自己的部门据理力争,就连王山自己都坚持要买一套房子,加价也买。房子就60套,老陈干脆提出不行就竞拍,他当然有底气,他管理的部门卖场内都是温州老乡,各个商户这么多年的经商积累,有足够的能力和工厂拿死工资的工人竞争买房,甚至集团的管理人员真要竞拍的话都没有人能竞争过他们。各个部门的领导僵持不下,吵得面红脖子粗,像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开会,李桐福像议长一样急的拍桌子让大家安静。争吵了一下午,没有任何共识。 晚上杨柳方和西北枫聊起来这件事,他认为西北枫一个做经济新闻的肯定有好的方式,结果她面对这种问题也无所适从,还说换做自己是集团的员工也想买一套呢,杨柳方听后哭笑不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