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封侯拜将-《高武三国:从五斗米教开始》


    第(3/3)页

    张鲁看罢,失落之余,也算满意,曹操的手笔比他预想的要大的多。

    ——就光魏国国教、魏国国师两条,就是他所不能拒绝的,这是天大的便利!

    当此之时,谁都知道曹操有意称王,而汉室没落,这天下早晚是魏国的。

    魏国国教、魏国国师这两重光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显赫!

    台阶给了,福利有了。

    张鲁也没再矜持。

    建安十六年,八月二十,张鲁携天师道所有高层抵达阳平关,亲自向曹操请降并献上【花树令】。

    “所谓乱久必治,受二十余年战乱之苦,天下诸州十室九空,民生凋敝,众皆思定。观今日之天下,能还晴宇乾坤者,非魏公莫属。先祖、先父以天地为心,以生灵为念,周行天下,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

    鲁不才,继汉中太守十余载,以教义治政,幸得百姓认可,万众欢欣,乐业安家,然割据一方,终非吾志,今愿将汉中之地,托与魏公,请朝廷另派贤明之人继任汉中太守,鲁欲抛开俗念,宁心壹志,主持教务,布我道于神州,守正祛邪,以匡大道!”

    张鲁说完,以臣子之礼下拜。

    阎圃、范铉、张玉兰、孟凡、陆景等跟着下拜。

    曹操大喜,亲自扶起张鲁,赐封国师,携着他的手入主阳平关,同日,大封天师道。

    封张卫为昭义将军,兰乡侯。

    封阎圃为建节将军,平乐乡侯。

    范铉、张玉兰两人都对做官没兴趣,谢绝了曹操的册封。

    然后是张鲁五子,全是亭侯和要职。

    接着,就轮到了陆景。

    此次作战,陆景大放异彩,先败夏侯渊先锋营,之后又连番识破校事府刺杀,更在危急关头借张郃稳住郭淮,为孟凡起阵争取时机,若非如此,阳平关早已失陷!

    他的武功、机智以及心性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曹操大为赞赏。

    对待这种看得上眼的青年才俊,曹操一贯大方,大手一挥,封陆景为楼亭侯,摸金校尉,一举与杨安平起平坐,羡煞旁人。

    ——其实曹操更想册封他为鹰扬校尉,但无奈此职是近卫,一般降将是没法担任的。

    就算陆景对天师道、对范铉忠心不二,心性坚韧,但也要时间来证明,对魏国、对他同样是忠心不二。摸金校尉主司搜寻异宝和情报,同时又远离中枢,正适合培养归属感。

    至此,曹操拿下汉中,传令各郡分设太守,置都尉,大赏士卒!

    主簿司马懿进言:“刘备此时兵围成都,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机不可失。”

    但就在这时,传来了刘备率军攻占成都,刘璋投降的消息。

    同时,还有南边孙权偷袭合肥以及许都叛乱,有“乱臣”密谋营救天子的消息。

    老天在跟曹操作对。

    南边孙权攻打和后院失火同时进行,就是在帮刘备争取时间!

    曹操无法久留汉中了,留夏侯渊守定军山隘口,留张郃守蒙头岩隘口,开始率军返回。

    大汉养士四百年,是有遗老的。这些人在暗地里拱火,抽冷子对付曹操!

    曹操知道必须要尽快称王,摆脱大汉反噬了,而现在汉中已得,张鲁俯首,大功在手,称王之路已无人可挡,蜀道难,此时攻打刘备耗时日久,腹背受敌,更加艰险,等平了孙权和许昌叛乱,先称王建制,彻底与大汉割裂再说。

    曹操率大军回返邺城。

    天师道高层和八万教徒也愿意跟随。

    “终于要离开了……”

    陆景最后回望一眼汉中,而后驾马冲向更广袤的天地。

    在他身后,是同样快马奔行的王双、狐聪、张琪瑛、严苓等人,崭新的世界也在迎接他们……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