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诸夏千古唯此十人-《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3/3)页
而是真真正正的武庙十哲,千古以来被所有名将能臣最为推崇的十位军事家。
诸夏五千年,连大一统朝代都不止十个,能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军事家却只有十位。
而武庙十哲唐宋两代有所更替,其中唐代左列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到了宋朝,武庙十哲变化为东侧西向: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西侧东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连武安君白起,《吴子兵法》作者吴起,这种超级名将都曾经被更替,而诸葛丞相却一直稳坐在武庙十哲当中。
诸葛丞相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便可见一般。蜀汉对其盖棺定论,谥为忠武。离诸葛丞相最近的晋朝文武,对其追封也是武兴王。
只是蜀国的国力严重束缚了诸葛丞相发挥的空间,蜀军经历不起任何大败。
蜀军能北伐的总并力也不过五六万,若蜀军损失两三万人,就相当于府兵战殁了近十万人。
这种代价丞相承担不起,所以一直求稳。
但除了战术指挥求稳之外,哪怕蜀国的国力束缚,也能看出丞相在治军、练兵、军事理论、军备改进等方方面面都惊艳当世的才干。
于是他的对手魏国君臣将相评价丞相用兵:“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在诸葛丞相治理下三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进退如风,行止如山。出兵之后,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百姓不担心兵祸杀戮。
凭此一项,就足够诸葛丞相位居武庙十哲之列。
在张瑞规划下,无数关西将校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也只不过是做到了这一步,三军军纪严明,进退如风。
今天看了抖音一段比喻,抄一下啊,感觉有点意思。很多人质疑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什么打不赢魏国。如果有个人以伊拉克的国家实力,跨过大洋,连续五次打进美国境内,来去自如。打得美军上将宁肯穿jk跳舞,也不敢应战,只能固守阵线,等伊军后勤补给因为大洋太远跟不上,自己退回去。这个人,我不愿称他为军事家,我想称呼他神。
夷陵之战战败后,蜀国国力尽丧,实力与魏国天差地别。不比美伊之间小多少。可几年后,丞相就带着蜀军打进魏国,来去自如,天下震动。
这种能力其实有些恐怖,诸葛亮传看起来比三国演义还魔幻,简直不符合物理常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