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乐遥必须给对方一点提示了:“三块钱的全麦面包与三十块钱的夹心蛋糕以及三百块钱的干酪蛋糕甚至更高端的订制蛋糕,你想吃哪一个?” 凌秀极力地绷着脸庞抿住嘴唇,心底一万个不愿意,生怕自己要爆粗口。说得好像他能做得出来似的,说得好像自己能吃到嘴似的。 她叹一口气,并没有再接话茬。 第一站直接送凌婕回家,凌婕大抵是感受了一遭近乡情怯的意味。此前一个月与爸妈、与朋友们都保持着手机联络,未必与亲自陪侍、切身实地能够相比。同时也忐忑之前落荒而逃时留下的流言蜚语是否风平浪静,当自己再次现身,会不会又勾起大家的记忆。 凌秀在后视镜里已经察觉到妹妹的心态不稳定,自然猜得出来她的心情,不过倒是不担心。关键是对乐遥有信心,既然乐遥能陪着妹妹走一趟湖光,除了对团队任务有一个交代,似乎也蛮上心凌婕的事情。 —— 阔别一个月,再回到家,家里的一切都是亲切的,床头边小猪公仔少了自己的蹂躏似乎变胖了,书桌上相片架子少陪这么久似乎棱角都尖锐了许多。凌婕抱歉地觉得亏待了它们。然后一整个扑倒在自己的床上,床板架子发出熟悉的咯吱声似乎在表达着欢迎归家的期待,连天花板上灯光照射的光线强弱都更有舒适感。 凌父凌母很仔细地没有多问一点关于凌婕借读青岸二中的缘由,仅是关照着打听在青岸生活的习不习惯,并对乐遥淡然地表示谢意。乐遥听得出来他们的谢意多半勉强,怎么地也是水灵灵的女儿跑到青岸一个不知根底的小伙子家住在一起,要是说心理上没点隔阂,那也太不把女儿当作一回事情了。青岸又不是没有凌家认识的亲朋好友,再不济当初又不是不能独立租房,这黄花大闺女和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住在一个屋檐下,传出去得多少是非话。 凌父客套着问乐遥一些家长里短的话,怎么听都感觉是在考量未来女婿似的,这让他心头很郁闷,或者聊聊学习生活吧,乐遥有一搭没一搭公式汇报,凌父只觉得自己是在被对方敷衍,想着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家教。 倒是言谈中乐遥听到凌父是做医药产业,对此饶有兴致,就大健康领域的理念、战略等有所详询,从民生需求到经济需求以及环境需求等,以人口老龄化以及医保相关的一些话题做切入点面向凌父请教。凌父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孩子怕不是对症下药,故意摸着自己的路数找话题,就他一个未成年知道什么大健康。或者心里就没点数,真以为凌婕去青岸市需要在他家借宿一段时间就有资格萌生其他想法了? “你这是做过功课啊,不过你的功课有点不切实际,有这精力你放在学业上说不定你也能考上湖光一中呢。”凌父意有所指一语双关,间接提点着乐遥不要有多余的想法。 凌秀在一边听着觉得好笑,看着乐遥一付不知其然的表情,觉得自己父亲还真有点小瞧了这位青岸信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