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传递教学最初乐遥和李理钊俩人就是有分歧的,乐遥关注的是传递,李理钊关注的是教学。 蹭着百科知识竞赛的热点,是乐遥找李理钊,说了一个传递游戏的模型,算是补充赛后交流。圈了几位竞赛选手一起,提出一个主题后大家各自发散思维,碰撞其他知识点。最开始顺手用的就是国际球星卡,一个球星的技术、位置、球队、国家甚至竞争者、绯闻等等一切与之相关的信息都算应景。 后来知识领域更宽泛了,卡牌是作为道具和彩头得形式存在。 比如有一场主题是北纬三十度,那具体可说的如大西州、珠穆朗玛峰、百慕大三角、还有巴比伦空中花园、三星堆文化区、玛雅文明遗址等等。每个人都分配了一个小话题,围绕命题说几个相关知识点,用简单的卡牌游戏选定发言人、挑战者等等,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游戏规则。 当时参与的人都挺感兴趣这一套,顺带着卡牌市场也就培养起来了。 乐遥说:“也就是那时候韩四哥找到我俩,最开始找的是李理钊,毕竟人家一中的牌面在嘛。韩四哥想做联合校园期刊,恰好李理钊也想把传递游戏升级到教学活动上去,俩人一拍即合,那我也不能太勉强。所有人各自牵线联系身后的同学和老师,还集思广益地区分老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思维,拟出匹配的形式框架等。” “但很现实的是,大家都冲着名师或者高徒去了。这就没意思了嘛,马太效应?寡头垄断?鄙视链?学阀?” 他砸吧砸吧嘴说:“啧啧,最受欢迎当然是一中的老师和学生,传递教学简直就是为一中服务去了,李理钊也赢得了一中校园所有人的支持。这无疑是让人失望的,你觉得谁最失望?” 凌婕想了想,起先还以为是乐遥最失望,但她反应过来了:“是韩四哥吧。” 乐遥笑笑,给予回应道:“韩四哥失望是显而易见的,那其他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呢,难道就甘心给一中做背景或垫脚石?” “也就是说最后的伪造卡牌扰乱视听其实并不是你发起的,甚至不是那些卡牌商,而是有人在故意为之的吧。”凌婕似有所悟。 “一场交易都有份吧。韩四哥引荐我进入团队后,我也有推波助澜,而卡牌商坐收渔利,其他校园师生也顺应为之。” 凌婕拍了拍胸口,点着头说:“我明白了,难怪我姐其实有点顺着你呢,你和韩四哥、和执行组根本就没有闹掰。反而策划组一直在一厢情愿地为你提供策应,把书社圈当作传教会的接替,以此厕身青岸市变局,还以为是挤占执行组话语权。” 乐遥弹了弹手指:“这就是给你的交底啦,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或者对这一趟湖光的安排能有另外一个理解角度?你应该说出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引起连锁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