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二人,陛下表现出的愤怒,如同不共戴天。 说是小事,性质又极为恶劣。 恶奴公然对陛下的口谕阳奉阴违,刁难羞辱皇子,简直无君无父、恶奴欺天。 若非嬴钰闯宫,或许连陛下都不曾注意,参加寿宴少了一位皇子。 陛下虽未立下太子,朝野上下形成了两股力量。 呼声最高,享誉朝野的扶苏,走的是军方及儒家线路。 背靠大将军蒙恬,同时师从原稷下学宫掌门人,博士宫淳于越。 儒家的力量莫要小觑,背后可是天下的读书人啊! 诸子百家,儒家占了五成以上。 胡亥的呼声不大,但积蓄的力量潜激暗流。 走的是卖萌讨巧线路,背靠嬴政的机要秘书长赵高。 完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总会在最恰当的时机,让胡亥出现在陛下面前。 而嬴政东巡,胡亥随行也给朝野带来了极大的误导。 拥护胡亥的力量,不容小觑。 道家、阴阳家、墨家、甚至六国余孽在背后推波助澜,谁不愿意看见一个弱智上位? 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因政见与扶苏相悖,内心都倾向于胡亥,甚至打算将掌上明珠李诗诗嫁与胡亥。 只是今日,师徒俩被莫名其妙的端了,而且极有可能彻底打落凡尘。 众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对于始皇高深莫测,喜怒无常,更加捉摸不透。 …… “嬴钰不错。 明知擅闯章台宫阻力重重,却果敢勇武,据理力争。 大争之世,该争就争。 给父皇祝寿人之常情,何错之有? 我大秦的江山不是等来的,要来的,而是是争来的,是在狼群虎穴中抢来的,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当争之时,争得头破血流也要争,这才是我大秦男儿的血性和霸气。” 嬴政似乎有感而发,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 既是肯定嬴钰,同时又在教育诸皇子。 嬴政欣慰的看向嬴钰,没想到此子一出场,瞌睡中便送来了一个枕头,这把刀递的很及时,简直是个小惊喜。 大秦,法度是根基,而且论迹不论心。 事情虽不大,却可上纲上线无限放大。 随即环视诸位噤若寒蝉的窝囊废皇子,不禁眉头紧蹙。 “诸位皇儿,只要不违法度,父皇不怕尔等做错,就怕什么都不做。 朕,就怕尔等全都是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窝囊废。” 或许千古一帝太过雄伟,光环太盛,连二代的神勇灵性都透支殆尽,子嗣要么怯懦无能,要么蠢笨如猪。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聚焦在了嬴钰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