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淳于越之言,食古不化也!” 枯瘦冷峻李相起身,身如麻杆般摇曳,声音却金石玉律,声浪滚滚。 “当年,周武王尸骨未寒,便祸乱大生,发难者恰是各个诸侯! 又谈何拱卫天子?谈何拱卫王室? 诸侯相互如仇敌,相互攻伐而不能禁止,以邻为壑而践踏民生…… 数百年来,诸侯割据,兵戈不断,战乱不止,民不聊生。 凡此等等,封建诸侯岂非天下祸根哉?!” 李斯一番话痛切肃杀,所言又无不是诸侯制要害,群臣神色又是一变。 朝臣博士却嗡嗡的议论不止。 …… “臣,叔孙通转呈山东游士奏章!” 一言落点,举殿惊讶。 朝会者,君臣之议,是为朝议。 游学士子为庶民,故为野议民议。 “念!”皇帝淡然道。 叔孙通展开一卷,高声念诵起来。 “臣,等山东(函谷关以东)游士二百一七人,启奏皇帝陛下: 大乱初定,天下思治,流民思归。 我等布衣游学之士,痛感天下失治之苦。 为此,恳望皇帝陛下封建诸侯,我等愿各为良辅,使四方有治,使黔首有归。 如此,则天下大幸也!” 念诵完毕,叔孙通高声补充道,“民心即天心。 士为天下根本,得士之心者得天下! 臣赞同天下士子之议!” “轰隆隆……” 又是一道道闷雷。 庶民野议但以上书方式呈现,往往是最为重大的民议,甚或可被视为某种天意。 嬴政的心情瞬间跌落到冰谷,大殿如同幽谷般沉寂。 …… “即将上演焚书令了吗?” 史上,焚书和坑儒,是相隔一年时间的两件事,烧书第二年,活埋了一批术士。 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为了证明始皇帝的残暴,把两件事硬生生组成了一个成语,将秦始皇钉在了耻辱的丰碑上。 坑杀术士之后的第三年,陈胜、吴广起义。 遂,项羽屠戮咸阳。 之后便是楚汉之争,刘邦建立大汉王朝。 只是,政哥的确很冤枉。 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把民间的书籍烧了,国家图书馆里面还典藏了先秦古书。 真正把书烧了是楚霸王项羽。 一把火把不仅烧了阿旁宫,还把很多先秦古籍连带着付之一炬。 秦始皇给楚霸王背了2000年黑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