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父皇说的极是! 有了法度的保驾护航,加上人才梯队的建设,将驱动大秦再次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力。 是以,推出第三策,轻徭薄赋,修养生息。 同时辅以战线收缩,打击豪强,推动大秦经济腾飞。” 嬴钰的话语落定,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然也,攘外必先安内,为了专注生产,先打掉一批贵勋豪强!”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便是以人为本吗?” “耕者有其田,有恒产者有恒心。” …… 楚汉相争,刘邦等布衣取天下后,基本承袭了秦制,此举堪称对华夏最大的贡献。 没有传承纯粹的中央集权郡县制,而是稍加改造,以郡县为主与分封郡国为辅并行的双轨制,一直传承至大清。 西汉,同样对大国的治理并无经验和头绪,甚至整体官僚体系的治国水准远低于大秦。 但,恰恰因为不会,只采用了一招,“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居然误打误撞开启了极为高明的黄老之术---无为。 基于大秦制度框架下的无为。 既然不会,便能不做就不做。 扩张? 岭南百越,自己都顾不过来,先放一放;北御匈奴,只要敌不来犯,就烧高香了。 国内四处冒烟,还南征北战?老嬴这么个雄主,脑子莫不是被驴踢了! 防御? 修长城?修那玩意干啥?就是一院墙,能挡得住流敌?再说,关键处也修的差不多了,唉,若非老秦,还真的头痛! 交通? 建驰道?我又不东巡,这样诋毁嬴政不好吧?!大秦留下的遗产,真尼玛……太丰厚了。 水利? 修灵渠?这真尼玛捡了个大桃子,大秦都为我修的差不多了。 战略收缩,无为而治。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又不扩张,又不修墙,修路,修灵渠,自然,极其轻松的做到轻徭役,薄赋税。 恰恰因为无为,就收获了百姓爱戴和拥护。 刘邦修建未央宫,比阿房宫奢侈宽大的许多,为何没人骂? 你让他同时修长城、驰道、灵渠,试试? 直至文景之治,继续保持无为和薄赋,让这片饱受战火荼毒的华夏大地,如雨后的春笋,再次焕发蓬勃的生机。 修养了百年,直至汉武帝,才开始东突西进,战略扩张! …… 嬴钰听着众人议论,眼神穿过大殿,洞穿了虚空,脑海中浮现出老炮头子刘邦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得意画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