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等撺掇着淳于越和博士宫,甚至煽动游学之人野议,重请分封制,有两大目的。 一是,如嬴政般鹰视狼顾,走三步都回头看看的多疑之人,野议之人越多,越坚定他的郡县制。 他在,尚能把郡县勉强团在一处;他亡,郡县便如一盘散沙。 二是,如此之多儒生参与野议,定引起嬴政的震怒。 只要他敢拿儒生开刀,天下读书人便人人自危,报团取暖,凝成一股绳。 在铁蹄的压制下,天下读书人隐而不发,却积怨冲天,一旦有机会,他们便能形成洪流之势。” 张良脸上一脸惋惜,如同博弈,眼看就要胜出,却功败垂成。 …… “原本,嬴政果真上套。 大秦第一阿谀重臣李斯,居然丧心病狂提请焚书令,如此特大利好消息,眼看已形成雷霆之势,没想到啊,不仅收回去了,而且是重拳出击! 有了科举制度,天下读书人,谁还想着造反? 没有读书人摇旗呐喊,怎能制造洪流之势? 读书人各个都去考功名,他们不乏真才实学者,这将为大秦的建设添砖加瓦啊! 只是我父项燕死于大秦,此恨绵绵无绝期。 然,大秦一旦治理彻底稳固,莫说复辟,就连复仇的希望也将遥遥无期啊!” 项梁一脸悲恸,焦灼的看向张良,“子房妙计安天下。 你却说说,当下我等如何博弈?” …… “以前是等。 越等,大秦的摊子越大; 越等,大秦的宗室越衰; 越等,百姓的怒火越旺; 甚至,我们原计划给嬴政三年寿命,因为三年后,大秦的基建基本完成,胡人匈奴被他打的十年之内不敢露头。” 张良俊美的面容逐步变得狰狞,“如今,不能等了。 趁他们未成水火之势,有个人已成我等头号大敌,不惜一切代价,除掉他。” “干掉谁?” 项梁虎目精光爆射,“据说此次由李斯操盘阳儒阴法,人才科举,把他干掉?” “不是李斯。 李斯、冯去疾之人堪称能臣,干臣,大才,但其行为有章可循,逃不出我们算计之方圆。 扩张,让他们可劲的打仗。灵渠、直道、长城,让他们使劲修。甚至书同文、车同轨让他们使劲折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