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宫之中,吐蕃武士正在进一步地刺激武媚娘和朝中众臣,不断地提醒众人防备雨水,句句都是凡尔赛。 让武媚娘愤恨的同时,又有些无奈。 这时,岑太守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武媚娘身边。 武媚娘早已经看到了他的动作,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神情有些不耐道:“岑卿家过来何事?” 岑太守本是仕宦之家,他父亲也曾是天子近臣,朝中大员,众臣见他靠近御座也没有加以阻止,只以为他想趁机拉拉关系,拍拍马屁罢了。 这种机会十分难得,没有人会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他,毁掉他上进的机会。 岑太守见武媚娘发问连忙躬身行礼,道:“陛下,这吐蕃使者太过嚣张,是铁了心要折损我朝廷威严,不可小视。”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不爽地点点头道:“朕又何尝不知,奈何朝中无人......,岑卿家可有什么主意,能让吐蕃使臣铩羽而归?” 她虽然对岑太守的废话心中不快,但也没有表现出来,还随口问了问他的意见。 处上之道,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情来对待臣下,要让属下有迹可循,心里有底,否则很容易造成离心离德的情况。 后世许多帝王都忌讳臣下猜到自己的心思,就是过多地依赖政治手段,而缺少自强之道所造成的后果。 这就是所谓的重术而轻道。 手段弄耍再妙,平衡玩得再好,没有富国强军的根本,也只是枉然。 一个英明的帝王,不是让属下畏惧,而是让他们畏惧做帝王禁止的事。 武媚娘就很清楚这些,所以很少会在臣下面前放纵自己的情绪。 岑太守如此委婉绕圈,是想增加自己言语中的可信度。 他知道武媚娘与林昭的关系,也知道林昭有意隐瞒,若是直接说出来,武媚娘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 所谓的疏不间亲,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一介外臣哪里比得上武媚娘对林昭熟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