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野蔓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心齐,就没渡不过去的难关。” 汪汝迁来,即兴作诗。 这事儿,儒士最喜欢了。 纸笔都是现成的。 野蔓也玩的高兴,叫小厮:“整理一下,出一个《玄真观集》,回头请沈宁州作序。” 欧阳纪笑道:“这个序该你作。” 野蔓不客气:“我可以誊写。” 一群人忙喊她:“来来!” 有人喊:“九世善人的字我看过,写的极好!” 王素宁洋洋得意:“我主子就是最好的。” 翠玉看她:“回去练字。” 王素宁、卒。 诸儒、没被小娘子影响,反而更兴致高涨,很多人有好文章。 好在这一片摆的多,来得及写。 小厮先记下来,野蔓再誊写。 萧老爷那点事儿,已经没人管,这边才是大事! 大事一件接一件! 如果说修河堤能出名,这文集也是很好的出名。搭上大儒、名臣,以后极沾光。 左用之他们都不用客气,这时候就是有多少能耐、十二分的发挥。 越有才、越将这事儿捧起来!名垂千古又如何? 好在修河堤的事儿大,来的人很多。 要不然没来的得遗憾,至于真没来、和这不是一拨的、那没关系。 还有一些要掺和的,没他们什么事儿。 野蔓就很挑,诗词文章皆可,但太差了、丢脸吗? 要点脸的也不会留下来,不要脸的、那就不用留了。 翠玉、陈芳都在一边伺候。 好像最开始是陈芳捐银子,百宝箱送到了。但她不在意。 越不在意的,也是有人注意到、还写进了诗文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