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野蔓点头,太对了:“不如这样,生了子女、成亲的时候能晋封嫔;儿女有出息、或者活得久、或者死后,都能晋封妃。这样路就顺了。” 冯太妃想想,觉得有道理。 进宫就册妃,那不就奔着皇后去? 进宫都在婕妤美人,还有的忙呢。 何况,晋封靠资历、靠贤德,不能靠皇帝的宠。 关键是,嫁到一般人家,年纪轻轻很少有一二品的。 进宫做妾,就比一般原配强了? 进宫能见到皇帝,就够强了,别什么好处都占。 齐国大长公主说:“和朝臣差不多了。那也是有上有下。” 周氏向来谨慎。 卢氏高傲、要爽快一些:“虽说选的时候很用心,但选完了,究竟能不能胜任,是个未知数。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都谨小慎微是好的。要不然,有些人捧的太高,都不知道做什么。” 皇后当然不一样。 一群妾,觉得比别人高贵? 皇帝的妾和别人不一样,所以进宫就有三五品、很好了。 宫里的三品就像京官,也不是外边能比的。 人少了,差距少,大家把更多心思用在正事上。 野蔓说:“女子嫁过去,说娘家已没太大意义,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做的。男子其实一样,出仕后,若是惦记家里如何,那都是徇私、都不公正。一个更好的社会,就要大家有相同的机会,更多优秀的不会被埋没。虽然偏心会有,但要尽量公平。” 郭太后点头。 优秀的有了机会,就是让蠢货把位置让出来。 野蔓说:“娘家的意义,在于过去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教育,已经比别人强了太多。这个自然不会拉到一块,这也不公平。” 周老夫人点头:“娘家、该教的都教了,以后的路自然是自己走。” 就算出身再好的女子,到了宫里,从头开始比。 宫里的格局就不一样,不是为某家,而是天下。 这样,不论教出来的帝还是王,都不一样。 大家都论能力,兄弟也不用打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