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次准备充足,在成本压缩上,陈灿也做了进一步优化。 这三款收音机的成本,分别为:8元,17元,58元。 之所以有那么大差距,原因很简单,那款57元的P03型号,光两个大音响就占据不少的成本。 这个年代的音响价格实在太贵,陈灿也没办法把这部分成本压缩。 这还是计划内的原材料成本价,因为有了上面的支持,陈灿才能把成本压低到这个金额。 最终出厂价定位14元,23元,和80元。 零售价为:19元,28元,和99元! 十九元的收音机,再一次打破价格天花板,陈灿相信,宁江无线厂将很快终结吉春无线厂的市场地位。 别觉得P03那款99元的零售价贵,那款收音机,如果拿去出口创汇,低于一百美元,谈都别谈! 这个年代的带收录功能的磁带机,那么大尺寸的,国际市场上,最少得三百美元以上。 按这个年代美元汇率1比1.7来算,如果走私到国内,最低也得五百元人民币。 当然,人家收录机是带磁带功能的,陈灿这个,目前只能是收音机功能。 但是一旦引进磁带生产线,到时加入收录功能,成本最多也就增加三十块。 相对于国外的电子产品,其实国内生产的,价格性价比完爆国外的产品。 八九十年代的崇洋媚外,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 国外的产品,之所以国人觉得先进,第一个就是品牌效应,八九十年代的电视杂志甚至广播中,日本电器产品,都是全方位对国人洗脑。 三洋,日立,东芝,索尼,松下,夏普,甚至于丰田汽车,还有摩托车的高档货,五十铃,铃木,几乎当年小日子的代表品牌,这些都曾经在国内广告圈活跃,可谓是红极一时。 国外产品第二个优点就是,它的外观设计,比国内的产品,看上去就是高大上。 还有因为人家的产品,本身就工艺成熟,质量问题也自然比国货少! 林林总总的原因下,造成了国内的产品成为低档货,国外的产品成为高档货,这种固有印象,到了四十年后,都未完全消除。 四十年后,花上万块去小日子买进口马桶的人,还大有人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人家的技术,在某些领域,的确领先国内。 但是至少,如果追赶,在这个七十年代末追赶,难度远低于十年后。 随着改革开放,国内的无数厂家,都想方设法,去进口各种国外淘汰的落后生产线。 从黑白电视机到冰箱洗衣机,从摩托车到汽车,无所不及,进口的那些生产线,几乎全面落后国际水平。 那些老外最阴险的,就是在和你谈合作的时候,他们在合同上标注的生产线,还不算太落后,至少当地还在生产。 但是,等你交完钱后,他们便磨磨蹭蹭,拖你三四年,到时那些生产线,他们本国早已经淘汰了,技术已经落后欧美两代了。 在芯片制造和生产方面的技术,他们就是这样,活生生把华夏拖垮的。 这些都是后话。 黄江拿到这三款收音机后,脸上的喜悦是激动的,特别听完成本价后,几乎差一点激动得跳起来。 就在上个星期,辽沈几个无线厂,已经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便携式收音机。 其中零售价在二十五元到三十三元之间,黄江也了解过对方的成本价,几乎都在十五元以上。 而现在,自己这款袖珍收音机,成本价竟然只有八元,这简直太让他惊喜了。 要是宁江无线厂推出十九元的收音机,黄江敢打包票,一定会爆卖! 虽然他不太理解陈灿为啥要搞三个型号,但是他还是选择无条件相信陈灿。 接下里便是生产和销售的问题了,兼任销售科长的陈灿,接下来的工作,丝毫不会轻松。 他接下来要打造一支,真正的销售王牌队伍。 这支队伍,未来将全面负责宁江无线厂的产品,推广和销售工作。 不止东三省,他们还将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 陈灿让黄江在宁江市,全面启动招工,不限人数,不限男女,不限出身,小学文化以上即可! 只要你头脑灵活,大胆,敢拼敢干,就可以加入宁江无线厂的销售科工作。 陈灿第一次决定采用试用期制度,以半年为期,销量未达标者,直接淘汰。 同时为了激励销售员,陈灿也向黄江申请了销售提成奖励。 这个时代,在国内提出销售提成,可谓是担了极大的风险。 要是在原先的无线二厂,陈灿真不敢这样玩,但是这里是宁江,陈灿要是就是一个自主权。 当然,陈灿也在试探上面领导的决心。 如果依旧唯唯诺诺,畏畏缩缩,陈灿自然不会把全部心思,放在宁江无线厂上面。 他要的就是一个态度,这个态度,也决定宁江无线厂能走多远! 宁江无线厂招销售员的事,几乎在一天时间,便传开了,陈灿也低估了这个时代的热情。 就在招工消息传开的第二天,一大早,陈灿还在睡梦中,便被人喊醒了。 陈灿一看时间,才早上七点半,一询问才得知,一大早,工厂门口,就围着数十个年轻人,而且随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朝无线厂赶来。 到了早上八点半的时候,工厂外面已经围了超过两百人。 陈灿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阵仗,看着很多年轻人风尘仆仆,一询问才得知,竟然还有从四十里外的农村赶来的,他们一大早就骑自行车,风尘仆仆只为了这个机会。 陈灿为这个时代,感到庆幸,也为这个时代感到悲哀。 还是工作机会太少了! 陈灿随即便组织人员开始面试。 陈灿设计了一些后世常见的销售题目,大多都是一些开垦思维的题目,二十人一组,轮流进工厂会议室进行面试。 陈灿需要的是脑袋活络的年轻人,对其他方面并不看重。 这个年代,讲究根正苗红,讲究出身,讲究很多后世难以理解的规矩。 在陈灿这里,统统无效,他只看重一点,脑子灵不灵活,会不会变通。 陈灿这种面试方式,可谓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陈灿面试很快,几乎十分钟不到,就面试一轮,通过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