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值八月已末。 夏去秋来,天凉地爽。叶未落,果已熟。正是农忙时,百姓生活劳苦,但家中有稻有米,脸上有笑有乐。 李仙连铲凶徒,威名已扬。青宁县官侯惧他威势,想起那日酒宴,李仙曾言“让青宁的天,更青一些。” 故而这月收粮收税,大地主世家、帮派、衙差均不敢造次。胡收乱收,漫天叫税怪象,有所扼制。 百姓感恩戴德,均知李仙功劳,只盼武尉长青。李仙从未造势,全凭心意做事,听民生赞颂,心中却很平淡: “能力之内,帮助弱小,顺手为之。如今我看似青宁县有些势力,但很不牢靠。这些百姓的生活,还需看自己的命数。我还有自己的路要走,做不到将百姓扛于肩头。” 是骂也罢,是赞也罢。他所行之事,只听从自己心声。骂浪不动摇本心,赞涌难裹挟本意。 一合庄。 祥叔负责庄中账算,夫人府城、府下各县诸多产业,实是他在打理。故而消息通达。 “近日如何?” 夫人身披黄裳,绰约风姿无人得见。她以瓷筷轻夹鱼饵,一枚一枚投喂金鱼。 “经营状况尚好。”祥叔跪地磕头,双掌交迭,掌心抵着额头,掌背贴着地面,虔诚至极。 夫人轻轻罢手道:“不必行此礼。” 祥叔道:“这怎能行,面对…” 夫人不耐烦打断道:“他如何了?” “他?”祥叔一愣,心思流转,便知夫人口中的“他”意指李仙。祥叔早有留意,便将实情道来。 “李仙最近除赤榜凶人,县中声势无二,武尉堂衙差三十余人,名下商铺十家,均在青宁县。衣铺居多,米铺、食铺亦有涉猎。” “昨日两家武馆起纠葛,李仙前去调解。他威望不俗,三言两语,纠葛立止。” …… 温夫人放下瓷筷,手指轻敲案几,发出“咯咯”脆响。目望远处,听得竟津津有味。 “我给他空间,倒真闯出些名堂了。不错,不错,确非庸才。” “且将他召来。” 祥叔遵循吩咐,立去召寻,李仙就在统领院,不消多久,便已被带来。 祥叔离去时,不由心道:“夫人召见李仙,可越发频繁了。” …… …… 曹氏族子“曹开”,夏末之时赴任。见城门冷清,无人迎接,眉头大皱。虽知武尉郎得势,但他自幼姓曹,备受尊崇,被如此冷落,心中恼怒。 “曹运,区区庸才尔,败在此地,坏我曹家名声。我曹开亲自,还不将你治得服帖,乖乖受拿?” 族中召开会议,命他赴任青宁。他故意示弱,只为多得族内支持。堂堂氏族子弟,岂会惧怕乡官。 一出府城,沿途见尽是泥胎浊胎,傲气更浓: “原来府城之外,尽是些这等货色。也就帮派之主,勉强能过些眼。什么地头蛇,终不过大点蝼蚁罢了。” 衙堂内。 曹开方一就任,便巡视衙堂布局。 他知曹运乃衙内身死,不好大意,将水井封堵,又名数名身材相近的奴仆,衣着同样官衣,混淆视线。 “那武尉即便打来,我实也无甚好怕的。曹运自幼读书,武学一道涉猎极浅,手无缚鸡之力。我曹开却自幼习武,十多岁便已入食精,虽半途转而读书,但每日武学却未荒废。” “那小地方武尉,怕未必是我敌手。” 曹开摆开拳架,打一套曹家拳谱。虎虎生风,拳劲雄浑。武学造诣虽不如族中天才,但亦属不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