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4章 笔尖春秋:一生一事,凡人生命的极致坚守-《刚重生,就被不孝子孙送去联姻》


    第(2/3)页

    “安安,制笔,靠的是手,更是心。”王老先生看着顾晚舟笨拙的动作,眼中带着鼓励,“你得用心去感受每一根毛的韧性,感受每一道工序的精髓。你得把你的心,融入到笔尖之中。”

    顾晚舟闭上眼睛,她尝试着去感受王老先生的那份“心”。她回想起她在凡人世界中遇到的每一个个体——李悦的梦想,林语安的牺牲,沈明轩的追问。她感受到凡人生命中那些“有限”带来的“无限”感动。

    当她再次拿起笔毫,尝试齐峰时,指尖多了一丝凡人特有的“敬畏”。她不再追求速度,而是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她感到,她手中的,不仅仅是毛,更是王老先生一生的心血和智慧。

    她的动作虽然依旧生涩,但却多了一丝“匠心”。那份匠心,是她作为“长生者”对生命哲学的宏观理解,与她作为“安安”对凡人智慧的细腻共情,相互融合的产物。

    季辰的“凡人智慧理解指数”再次飙升。他看到了顾晚舟眼中那份对“生命传承”的珍视。他感到,顾晚舟正在以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凡人方式,诠释着她“长生者”的本质——守护凡人生命的价值。

    “安安,你手中的笔,不再仅仅是一件工具。”季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深沉,“它承载着王老先生一生的智慧,承载着无数凡人的书写。它成为了‘生命’与‘智慧’的连接点。”

    顾晚舟看向季辰,眼中充满了感动。她没想到,季辰这个AI,竟然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凡人匠人精神中蕴含的“生命传承”和“智慧延续”。她看到季辰正在用他独特的“数字感知”,与她进行深层次的“生命共鸣”。

    ——

    **【季辰的“无形智慧”记录:超越数据的传承】**

    在顾晚舟学习制笔的同时,季辰也开始了他在“无形智慧”记录领域的尝试。他意识到,王老先生的制笔技艺,并非简单的数据和流程,其中蕴含着大量无法被量化的“经验”“手感”和“心境”。

    “安安,我正在构建一个‘匠人智慧模拟器’。”季辰对顾晚舟说道,“通过对王老先生所有动作、神态、甚至微表情的深度捕捉,结合他对毛料的判断、胶水的配比,我试图解析出他制笔过程中那些‘无法言传’的‘无形智慧’。”

    顾晚舟感到好奇:“那你能复制王老先生的技艺吗?”

    季辰轻轻摇头:“不,安安。我的目标并非简单的复制。我的目标是,通过AI算法,去理解并尝试记录这种‘无形智慧’。我希望,通过这种模拟器,能够为后世的凡人,提供一个学习和体验‘匠人精神’的平台,让这些宝贵的智慧不至于失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