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继续电李学文部-《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第(1/3)页

    “娘希匹,催,催,催,踏马的就知道催”

    “老子不知道淮河危急?老子不想准时到达?让他李德邻来看看这破路,还二十四小时内到达,雨要是还不停,三天内能到就是老子行军神速了”

    已经从吉普车转为骑马的李学文,端坐马上,脸色铁青的看着通讯参谋刚刚送来的电报,忍不住破口大骂。

    通讯参谋听着自己的师座痛骂战区司令长官,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周围的警卫和参谋们都识趣地低下了头,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李学文骂了几句,胸中的郁结之气却并未消散,看着眼前依旧泥泞不堪的道路,队伍时不时就要停下来推车,行进缓慢。

    又抬头望了望灰蒙蒙,丝毫没有放晴意思的天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了上来。

    谁能想到中央一师最大的敌人不是小鬼子,而是这该死的鬼天气。

    于学忠和第五战区那边的压力,李学文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他更清楚自己部队的情况。

    想要二十四小时到达,那就必须放弃重装备和辎重,轻装上阵一路急行军赶过去,但是,这可能吗?

    不说少了所有的重装备,到地方跟小鬼子交上火以后,没有重炮压制小鬼子的火力,没有坦克掩护步兵冲锋,光靠步兵手里的步枪和机枪,就算赶到了淮河前线,也只是去给十三师团送人头。

    就说辎重车队,那更是万万不能丢弃的,身后四百多辆卡车,其中六七十辆卡车,以及大量的马车上,装的都是全师机枪用的子弹。

    中央一师装备的MG34那就是吃子弹机器,每次打仗不但所有步兵要帮机枪手带子弹,就连后勤辎重部队,都要腾出来专门的运输队来运输机枪子弹。

    一场雨中行军,暴露出来了中央一师的后勤缺陷,MG34这种高射速的玩意,真的不适合几乎没有道路基建的国内,万一后勤一时间跟不上,前线作战部队手中的机枪火力就变成了烧火棍。

    李学文已经在考虑,等徐州会战结束后,如果中央一师的部队规模再次扩大,那么就将班级的MG34全部收回,更换为捷克式轻机枪。

    步兵营中机枪连的mg34保留,每一个步兵排,除了原有的一门50毫米迫击炮外,再在排部中增加一个机枪小组,装备一挺三脚架模式的MG34通用机枪。

    这样的配置,可以大大的减少后勤压力,而且火力足够碾压同等规模的小鬼子。

    “师座...那回电?”

    通讯参谋见李学文脸色阴沉,半晌不说话,小心翼翼的请示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