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永远的神-《这个明星在种田卖菜》
            
            
            
                
    第(2/3)页
    比之木婉清对自己的情意要差了很多。
    因为当王语嫣得知自己的父亲是段正淳,她是段誉的亲妹妹之后。固然也有些伤心,觉得造化弄人,感叹她与段誉之间终究是没有缘分。
    但王语嫣并没有伤心欲绝,也没有缠绵留恋。只是感叹她与段誉终究是没有缘分。
    而之前当木婉清得知,她是段誉亲妹子之后,简直伤心欲绝相比,寸断肝肠。
    所以,段誉知道王语嫣对自己的情意并不深。
    当然,这样才正常。
    王语嫣痴迷了表哥慕容复一辈子,不可能因为枯井一事,就把慕容复忘得干干净净,而对于段誉一往情深。
    这样就太童话了。
    段誉一开始也十分伤心。
    不过,当他再到无量洞的时候,发现自己痴迷的,其实并不是王语嫣。
    而是无量洞中的玉像。
    他只是把王语嫣当作了,无量洞中的玉像而已。
    就这样,段誉堪破了自己的心魔,不再对王语嫣痴迷。
    而王语嫣也回到了慕容复身边。
    她心里深爱着的人,始终是慕容复。
    读者们对此,也能够理解。
    经过枯井的事情之后,王语嫣的确对段誉有了情意,也愿意嫁给段誉。
    如果没有她的父亲是段正淳这样的风波,她应该的确会一直跟着段誉,最后嫁给段誉。
    但是,有了那场风波,让两个人都更加清楚的知道了彼此的感情。
    段誉借此知道了,王语嫣对她的情意并不深。
    而王语嫣也知道了,在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爱着的人,始终是表哥慕容复。
    那么,分开就注定了。
    其实这样也好。因为这样段誉就可以娶木婉清为妻了。
    只有木婉清对段誉的爱,是刻骨铭心。
    而木婉清同样是难得一见的美女。
    所以,读者们其实还更希望,段誉娶木婉清为妻。
    现在这样挺好的。
    故事的另外一边。
    萧峰回到了辽国,继续做南院大王。
    一日,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到了萧峰所在的上京,与萧峰一起去打猎。
    因为没有遇到大型猎物,耶律洪基意兴阑珊。
    手下之人见了,就去找了十个宋人,赶到耶律洪基前方。
    耶律洪基见了大喜,弯弓搭箭将十个宋人一一射死,心情大好。
    萧峰极是不忍,他本来能够打落耶律洪基射出的羽箭,救那十个宋人的性命。
    但在众军眼前这样做,无疑会削了耶律洪基的面子,可说是大逆不道。
    萧峰最终没有救下那十个宋人。
    但是,萧峰的内心却十分痛苦。
    对此,读者们长长的叹息。
    如果萧峰一直在辽国长大,此时或许不会痛苦。
    但他偏偏在宋长大,对宋人也非常有感情。
    夹在辽国与大宋之间,痛苦是无法避免的。
    萧峰终究始终是悲情英雄。
    读者们不住叹息。
    之后不久,耶律洪基封萧峰为平南大元帅统率三军。
    让萧峰做为先行军,南下攻宋。
    萧峰极力劝阻,让耶律洪基看在两国千万生灵的份上,放弃攻宋的打算。
    但耶律洪基心意已决。
    萧峰知道已经无法挽回,但他绝对不愿意领兵南征,便向耶律洪基提出辞官的想法。
    耶律洪基见萧峰极力劝阻他南征,又说要辞官,心中愤怒,极不高兴,让萧峰回去好好的想清楚。
    萧峰回到住处之后,决定带着阿紫离开辽国。
    耶律洪基得知萧峰打算不辞而别之后,担心萧峰离开辽国之后,会投靠大宋。
    萧峰武功非常高,知道许多辽国的军国秘密。一旦到了大宋,便会是辽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耶律洪基绝对不允许萧峰离开。
    他的一个嫔妃穆贵妃利用阿紫设计,成功拿下了萧峰。
    萧峰被关进一个铁笼之中。
    之后,耶律洪基开始调兵遣将,准备亲自领兵南征。
    与此同时,萧峰因不愿意带兵南征,而被辽国皇帝囚禁的消息,传到了中原武林。
    段誉、虚竹、少林高僧、钟灵,木婉清、丐帮中人、灵鹫宫部属、大理段氏部属、中原群豪等很多人,前往辽国解救萧峰。
    一番厮杀之后,萧峰和中原群豪突出重围,一路向雁门关撤去。
    雁门关外,耶律洪基率领十万大军追赶而至。
    局势非常紧张。
    萧峰让中原群豪稍安勿躁,自己一个人向着辽国大军走去。
    对耶律洪基表示,他有负厚恩,劳御驾亲临,是死罪。
    然后在萧峰的迫使之下,耶律洪基立下誓言,大军即刻北归,南征之举作罢。
    并且,在他一生之中,不许大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
    中原群豪激动,辽国将士也欢声雷动。
    他们也不愿意打仗。
    只是,萧峰终究是契丹人,还曾与耶律洪基义结金兰。
    今日他威迫耶律洪基。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义。
    那么,他此后又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所以,最终的结果已经注定。
    萧峰举起右手中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右臂回戳,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心口。
    萧峰魂断雁门关。
    所有的读者们全都怔怔出神。
    对于这样一个结局,他们都不愿意接受。
    但其实,他们早就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萧峰夹在辽国与大宋之间,如何能够忠义两全?
    萧峰的悲情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读者们长长的叹息。
    不愿意接受,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萧峰顶天立地,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
    他用自己的死,换取了辽国与大宋数十年的和平。
    无数的辽国人,还有宋人都会因为萧峰,而免遭涂炭之苦。
    萧峰是伟大的。
    无数的辽国人的宋人,都一定会记得他。
    读者们当然也会记得萧峰。
    这是逍遥子笔下第一英雄,也是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