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荆州号-《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第(1/3)页

    第434章  荆州号

    (此处章节名称略作修改:431:出狱就酸了老丈人)

    “陛下!”

    老太监马不停蹄跑回了两仪殿,此时,两仪殿里哪里还有皇帝的身影?老太监又只能一边问路,一边追赶,终于在宫门口追到了李二陛下。

    他气喘吁吁道:“唐河上没出来!”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也不避讳李靖和刘仁轨,直接道:“他小子住天牢住上瘾子了?”

    老太监脸上挂满了为难,莫非要老奴当着两个大臣的面告诉你,唐老四并非是住上瘾了,而是要您给个说法?

    皇帝和太监之间的默契,明显只差差八公分。

    所以,李二陛下只是瞄了一眼老太监的脸色就晓得了老太监的为难,他直接道:“没什么要避讳的,直接说,唐河上几个意思!”

    “诺!”

    老太监应声答道:“陛下,唐小子这是有怨气呢!”

    李靖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到老太监这句话一般。

    刘仁轨心中冷笑,大将军能没有怨气么?平白无故被关一年,若是换成刘某,早就炸锅了!谁tm还会安安静静在天牢里待一年?

    “那就不管他了!”

    李二陛下的牛脾气也上来了,怒道:“朕就不信了,没了他唐河上,朕检阅不了海军!刘仁轨,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检阅不了!

    刘仁轨微微一笑,“陛下,臣等一应海军官兵在从有到无,大将军虽然算不上呕心沥血,却实打实操碎了心。这事儿,所有官兵都看在了眼里,若是成军检阅,没有大将军在场,只怕官兵们会觉得自己是没娘的孩子啊。”

    “怎么?”

    李二陛下闻言冷冷一笑,“海军成唐河上的私人武装了?”

    这样的帽子,刘仁轨可不敢接,他不卑不亢答道:“陛下,此言差矣。海军是大唐海军,怎么可能是一人的私军?只是,将士们满带被陛下和大将军认可的心态来到长安,却见不到大将军,会很失落。”

    人嘛,一失落就容易打不起精神,一打不起精神,检阅的话.

    本身就是兵家大家的李二陛下焉能听不懂刘仁轨话中的话,他冷笑道:“呵呵,好一个海军,你们倒是很忠诚嘛!”

    忠诚于谁,李二陛下没有明说,可在场的所有人都晓得,这句话恐怕有待商榷。

    一时间,气氛有些凝固,李二陛下一句话几乎将两万海军打入谋逆的深渊。

    “陛下!”

    李靖终于开了口,“说起带兵打仗这事儿,臣最佩服的就是您。是您改革了前隋府兵制度,让军士们只认将官,只有如此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这也是我大唐府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必胜法门之一。所以,臣以为,海军依旧是大唐的海军,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还请陛下息怒,同时也考虑一下儿郎们的感受。”

    李靖的话让李二陛下无可反驳。

    事实的确如此,十六卫之所以能有巨大的战斗力,最大的依仗其实就是各个将军们的家将。

    每一位大将军带兵打仗之时都会带领一大群家将进入军队,用这些家将身兼要职,身先士卒。也正是这种方式,大将军们才能将一支新的部队指挥得如同臂使。

    而刘仁轨、来恒来济、冯智戴、冯智璋,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和唐河上的家将并没有什么区别。要知道,这些人的俸禄,乃至于整个海军的用度用度开销都是唐河上弄出来的产业作为支持。

    整个海军说是唐河上一人供应毫不为过。

    只是,李靖在这里偷偷换了一个概念,一群人叫做家将,而整支军队都由一人供养,那毫无疑问就是私军!

    这件事情,皇帝心知肚明。

    可他无话可说,谁让当时在海军建设的时候,整个朝廷没有给海军划拨过一分一毫。

    再说了,这个时候的皇帝只是需要一个能够从愤怒的顶点走下来的台阶而已。

    “哼!”

    皇帝冷冷一哼,“李靖、刘仁轨,你们在朱雀门等我。团太监跟朕一起去看看,咱们这位海军大将军的到底有多大的架子!”

    “诺!”

    “诺!”

    “诺!”

    三人纷纷应诺,就此分道扬镳。

    一来二去,当皇帝抵达天牢的时候,刘仁轨已经上岸整整一个半时辰了。

    灞河渡口上,已经人山人海,无疑,这些人都是慕名前来观看十丈巨舰的人。
    第(1/3)页